本报讯 近年来,四川省罗江县依托优势产业培育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联结农户、企业和市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从2003年组建第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黑虎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起,现在全县已有较大规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42个,入社(会)农户达12622户33452人。2009年,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户推销农副产品销售总额实现4046万元,入社农户人均增收700元以上,专业按交易量(交易额)向入社社员二次返利12.06万元。
该县制定税收、用地、用电、运输、金融信贷、农业项目等方面政策措施,把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发展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将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各类支农项目及资金的重要扶持对象,将其纳入全县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和信息网络建设规划,逐步使其成为落实支农政策和实施支农项目的有效载体。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管部门——县供销合作社也联合多家金融机构放宽贷款条件,并对专业合作社贷款实行贴息补助,有力地支持了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该县还对涉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收费项目进行了认真清理,凡在法律、法规规定之外或未经国务院、省财政、价格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均属乱收费,一律取消。
通过全县上下通力配合,该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农业发展的作用日益显现。首先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难题,市场竞争力得到增强。目前,全县农民专业中已有10个取得省级以上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已有6个注册商标,大大提高了产品的价值,合作成效日益显著,使专业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经营主体作用日益凸显。其次农产品附加值得到提升。蔬菜深加工项目的顺利实施,不但解决了合作社成员和周边农民种菜的后顾之忧,而且在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上闯出了新路。略坪蔬菜专业国家级3500吨蔬菜加工项目建成并正式投产,项目将形成产值近5000万元,利润达数百万元的经济实体,每年可为当地老百姓解决500个就业岗位,带动上万户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蔬菜复种面积达1万亩以上。再次,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专业通过建立示范基地,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和经验交流,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水平,增加了产品的科技含量、产量及收益。通过统一引进致富项目、统一标准化生产、统一开展技术服务、统一组织产品销售等措施,使生产有计划、销售有渠道、发展有目标,降低了经营成本和经营风险,提高农产品销售价格,实现农民节支增收。(杨 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