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岁尾,走进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信用联社,盘点全社不良贷款清收的赫赫战绩,真实感受新班子、新思路给信用联社带来的亮丽转身。截止到目前,该旗联社不良贷款余额比年初下降1888万元,超额完成自治区联社核定全年任务的530%。
清非势在必行
2009年4月底,全社不良贷款比年初不降反增328万元。2009年5月,联社新一届领导班子一上任,就将不良贷款清收工作纳入全年的工作重点,下决心,出重拳,全力清理不良贷款。该联社理事长李振亮在动员会上说:“在新形势下,我们要充分认识清收工作任务的紧迫性和矛盾的尖锐性,要不断创新思路,改进措施,打一场不良贷款清收的攻坚战。”
在自治区联社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内蒙古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清收处置指导意见》的要求,该社迅速成立了由联社主要领导挂帅的不良贷款清收领导小组,风险部深入基层信用社,进行实地核查,对症下药。同时,他们又抽调精兵强将组成五个清收攻坚小组,制定考核办法,任务到组,责任到人。一场清收不良贷款的攻坚战正悄悄地拉开帷幕。
破冰使出几板斧
清非工作需要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更需要过硬的措施。联社的决策者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不良贷款清收处置办法》,政策的出台,如同几把利斧,披荆斩棘,向清收不良贷款开刀。
在清查中被认定为有望收回的不良贷款,仍留在原信用社清收;对损失率较高、难以收回的不良贷款,在下达清收任务时全部给各信用社剔除,集中到风险资产管理部统一清收,让基层信用社轻装上阵,集中力量抓好正常信贷营运工作;对存量贷款的全面清查,逐笔落实清收责任,凡属内部人员违规自贷或介绍的贷款无论是否到期,一律限期清收,限期难以清收的,实行下岗清收;全辖抵债资产实行“集中处置”,由联社对以物抵贷物品实施集中保管、分类造册、集中拍卖,降低保管成本,加快变现速度;困难户贷款清收,坚持动员说服教育为主,做出还款计划,分期偿还;“赖债户、钉子户”贷款清收,坚持行政和法律手段并用,依法清收;做好不良贷款日常检测和分析工作,严把不良贷款“出口关”,联社推行包片工作责任制、按旬监测、定期下达催收提示、风险预警书,上报化解方案、落实责任人等办法,严防不良贷款前清后增现象。
思路决定出路。政策的出台,为不良贷款清收工作指明了方向。联社风险部工作人员,走遍了辖区22乡镇进行实地核查,做到了不良贷款底数清,情况明,手续完备。为不良贷款“大集中”掌握了详细资料。
阳光就在风雨后
不良贷款工作是“要钱”、“逼债”、得罪人的活儿,是跑断腿、磨破嘴的工作。但前旗信合人深深知道,只要多一份耐心,多一份坚持,就能多一份理解,多一份收获。
1999年1月,红旗社王某50万元的企业担保贷款到期后,信用社多次催收未果,后依法申请强制执行。2002年收回楼房一处抵偿贷款本息,却因未及时办理过户手续,借款人通过公告挂失,又重新取得产权证,并擅自将楼房出售后举家外迁。联社闻讯立即成立了由分管副主任刘治带队的专项调查组,迅速公安经侦大队立案,几经周折,在满洲里将借款人抓获,借款人最终于10月份还了此笔长达十年的不良贷款。拿着信用社出具的还贷凭证说:“我服了,服了你们信合人的这种坚持到底、永不放弃的敬业精神。”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
通过不懈努力,乌拉特前旗联社的不良贷款清收工作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绩。截止到11月底,全社累计收回不良贷款367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