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09年12月2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济南润丰农村合作银行:地方经济的“助推器” 中小企业的“发动机”(下)


  图为该行工作人员到信贷支持的农村青年创业点了解情况。
  图为该行工作人员考察高新技术生产线。

  亮点3:

  主动上门营销

  助企业走出“高新之路”

  济南市高新区近年来得到了蓬勃发展,交通装备、电子信息、食品药品产业、机械装备等四大支柱产业的发展成为高新区经济快速规模化膨胀的强大引擎。然而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对资金的需要量一般较大,且其营运环境不同于一般企业,经营风险较高,投资者和债权人一般不愿进行投资,因此,这些企业只能靠政府科技投资和银行贷款来获取所需资金。

  但是,政府投入资金毕竟有限,现有大型商业银行又因难以承受高风险而惜贷。另外由于这类企业规模一般较小,有形的实物资产少,银行对抵押物的条件又比较苛刻,抵押贷款也不现实,资金短缺成了制约这些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

  在济南润丰农村合作银行的的指导下,位于高新区的该行开发区支行充分发挥区位优势,采取了主动“上门营销”的策略,积极支持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高新区分布着上千家大大小小的企业,我们根据实际情况,近几年来对那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地方发展规划、有市场、有潜力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进行了重点扶持。”济南润丰农村合作银行开发区支行的韩行长向记者表示,他们在了解到部分中小企业因业务发展自有资金不足,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产经营后,便采取主动上门营销的策略,对有贷款需求的企业进行现场访谈和实地考察,着重向他们介绍贷款品种及服务承诺,加大对信用好、经济实力强的企业的扶持力度,切实解决企业面临的融资难题,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截至今年10月底,开发区支行服务的辖区内中小型企业近150户,累计信贷资金支持达到了9亿9000万元。

  “根据合行统一的业务指导,我们在保证贷款和抵押贷款的基础上,积极丰富信贷产品,推出了应收账款质押、仓单质押、钢结构厂房抵押、流动资金循环授信贷款等,这不仅促进了信贷业务的发展壮大,还降低了信贷资金的风险,而且丰富了这类企业选择融资的方式,有效地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济南润丰农村合作银行开发区支行韩行长说,在如何为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输血”和服务的问题上,他们着实进行了一番研究,并逐渐探索出了一条成功之路。

  亮点4:

  拓宽服务领域

  支持农业产业化

  济南润丰农村合作银行把信贷营销与支持“三农”发展和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实际,从拓宽和深化服务“三农”领域的实际出发,重点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项目给予大力支持,有效支持了当地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培植扶持了一批农业生产基地,实现了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增长、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实现自身发展的多方合作共赢。

  近年来,该行在省联社提出的“面向三农、面向社区、面向中小企业、面向县域经济”的总体市场定位指导下,针对不同服务区域的支行,分别确定了不同的市场定位。针对农区支行,他们重点做好对农户、个体工商户和农业龙头企业的贷款营销。如地处槐荫区的济南斯派福瑞禽业科技有限公司就在该行经十西路支行的支持下成为了当地农业产业化高科技龙头企业,与周边地区20多家养殖企业和养殖户形成松散型的农业生产联合体,在拉动当地经济增长、增加养殖户收入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今年这家企业在该行的200万元贷款支持下又投资建设了SPF种蛋生产加工新基地。目前,该基地生产的SPF种蛋已作为生物疫苗的主要原料销往全国多家知名生物制品研究院(所),提供非免蛋、SPF蛋等禽蛋,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经典案例:

  “及时输血”让高新技术实现腾飞

  “我们是一家集生产、科研、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自主研发的、具有独立的专有知识产权的软件系统,企业前景十分广阔。但是在2008年,我们的公司因业务发展自有资金不足,严重制约了发展的速度和规模。是润丰合行主动找到了我们,及时帮我们‘输血’渡过了难关。”在高新区内,一家网络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告诉记者,针对他们企业的这一情况,开发区支行的领导组织信贷人员再次对公司进行了细致准确地考察,研究发现该公司经营稳健,市场前景广阔,及时向其投放了两笔共计350万元的贷款,同时该支行领导根据调研也对该公司的发展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我们在润丰合行的扶持下得到了迅猛发展,公司的有效资产总额及利润都得到了大幅的提升,已经彻底走出了困境,目前正在实施公司制定的产业进一步升级及扩张战略。”该公司负责人欣喜地向记者表示。

  该支行有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以“不断改进服务手段”和“不段改进服务措施”为基本点,牢固树立“服务增值、服务创效”的理念,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创新,推出更多适合于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金融产品,加大扶持力度,切实解决这类企业面临的融资问题。

  本专刊文字、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本刊编辑部采写、拍摄。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