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国各地籽棉收购进入尾声。众所周知,今年籽棉收购价格节节走高,棉花种植成本也有所下降,棉农的植棉收益究竟如何?2010年农民植棉积极性如何?来自主棉区之一——江苏射阳县棉农的植棉收益调查,给了我们清晰的答案。
在棉花收购基本结束的时候,江苏省射阳县棉花协会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在全县有代表性的8个镇10个村13个农户2009年植棉成本和收益状况作了一些调查。射阳县棉花生产呈单产减少价格高、成本下降收益增的特点,但与粮食种植相比,收益仍然较低。
产量、成本双下降
根据调查汇总,射阳县今年植棉面积为101.3亩,平均亩产籽棉184公斤,是近3年来产量最低的一年。2009年自新棉上市后,棉花的收购价格一路走高。全县329级,衣分38.5%,回潮率在12%以内的籽棉,国庆长假期间,收购价格渐显上扬,10月下旬棉花价格每公斤基本稳定在7元左右,最高的日收购均价达到7.16元。尤其是11月20日以后,全县的棉花收购进入扫尾阶段,棉花的品级、质量、衣分等由于气候的原因,都处于自然下降的状态,但企业的收购价格仍维持在7元左右。由于大多数棉农都是在自家门口将棉花卖给了经纪人,要比企业的收购价每公斤少0.25元左右。根据调查汇总,今年射阳县棉农实际销售棉花的平均价格为每公斤6.59元,比2007年的6.07元和2008年的4.75元,分别高出0.52元和1.84元,增幅分别达到8.57%和38.73%。
成本下降。调查户加权平均,今年植棉亩总成本为1015.07元,较上年减少110.85元,减幅9.85%。其中:1、固定成本包括内包田上交、外包地租金、买断田费用、农机具折旧等共计73.52元,较上年的减少72.99元,减幅达到49.82%。2、物质成本累计290.25元,较上年减少66.17元,减幅为18.57%。其中,棉种48.31元,较上年减少3.02元,减幅为5.88%;肥料145.8元,较上年减少27.61元,减幅为15.92%;农药79.41元,较上年减少17.45元,减幅为18.02%。今年因农用塑料薄膜价格下降的幅度较大,地膜移栽棉的面积又减少,两项加起来只有16.73元,较上年减少18.09元,减幅达到51.75%。3、用工成本。今年平均亩用工成本达到651.3元,较上年增加28.31元,增幅为4.54%。
收益增加 仍不“划算”
虽然今年植棉收益较上年有所增长,且幅度较大,但棉农们掰着手指算账时,都认为种棉花还是不抵种玉米、水稻来得划算,植棉收益仍低于粮食。
2009年棉农植棉亩直接收入为1213.54元,较上年增加96.48元,增幅8.64%。加上国家棉花良种补贴政策全覆盖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等政策的继续实施,棉农得到的政府补贴增加到45.3元。这样,棉农植棉的实际亩总收入达到1258.84元,较上年净增114.61元,剔除总成本后,纯收益为243.77元,是上年18.31元的13倍多,含自投工在内的总收益为882.24元,比上年增加253.3元,增幅为40.27%。
今年玉米的产量不算太高,一般都在500—550公斤。除去成本后,纯收益为530元,是植棉纯收益243.77元的2.17倍。水稻每亩投入直接成本也只有582.1元,亩总成本为641.1元。而今年水稻的收成相当不错,平均亩产在650公斤,粮农的亩直接收入可达1495元,加上政府补贴65.3元,总收入为1560.3元,除去总成本,纯收益为919.2元,是植棉纯收益的3.8倍。这其中还未计算水稻前茬满种麦比植棉套种麦多收的250公斤左右的麦产收入在内。
尽管如此,全县2010年的棉花种植面积将有所增加。初步调查,虽然增幅不大,但可以肯定,棉花面积连年下降的趋势已得到控制。目前以棉田水系整治为重点的冬春水利工程已全面展开,棉田冬翻、棉种选购等备耕工作亦将全面启动。棉农也盼望着,在新的一年里,国家能有更好更多惠及棉农的政策出台,以保护棉农植棉积极性,提高棉花的种植水平,增加植棉收益。(江苏射阳棉花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