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12月2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惊喜 · 2009

本报记者 薛城

  惊喜·年度热词

  2009年茶行业十大新闻已经揭晓。在这十大新闻背后,还隐藏着什么?让我们透过关键词,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2009年中国茶产业,了解它的理念、它的宏观环境、它的行业趋势、它的企业策略……

  经过与业内资深人士的广泛交流,我们筛选出以下年度热词。

  理 念

  生态环保

  受三鹿事件和奶粉行业的警示,茶业安全意识获得了空前提高。《食品安全法》的颁布,让茶业食品安全建设再次提速。

  现在,低农残和高环保已经成为企业的自觉性意识和行为。抓基地、抓生态、抓环保,抓安全,是茶企老总日程中的最重要按排。

  今年,茶叶食品质量安全检查,也较往年严格。

  安全意识升级,是茶行业今年最大的理念革新。

  科技创新

  天津天士力集团在中国掀起了一场科技风暴,诠释着科技创新的价值。

  除了天力士,还有益阳茶厂的黑茶精深加工项目和四川尚林生物茶叶提取物生产线竣工投产。

  科技创新年年喊,但是,今年才是科技创新的“新年”,真正让茶人切实感受到了科技创新的突破与实效。

  在中国茶叶量大、价格低的大环境下,茶企终于决心抛弃简单重复,转向科技创新这不仅是行为的转换,也是理念的革新。

  小众营销

  轰动,轰动,还是轰动……前几年,这是茶叶营销策划的主流思路。

  茶是大众产品,多年来,企业都围绕大众茶品做文章,同类茶企的产品结构差异不明显。今年,不少企业都把营销工作做细了,做精了,小众营销走俏,小众产品畅销。基于小众市场,做一些小众产品开发。

  在大众营销方面,企业引入专业公司,做一些整体策划,比较多地借鉴大众消费品的营销理念和营销方式。

  公共管理

  两岸三地茶人合作

  今年,两岸茶产业合作共赢的气势,越来越好。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书记、主任李成玉率农业代表团参访台湾,中国茶人随行。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庆等,与台湾茶叶企业签署合作协议。

  稍早的年初,我国内陆与台湾签署农业合作协议,构建了台湾茶农来内地投资建设茶园的政治渠道。

  今年,香港茶博会盛大开幕。未来,香港将有可能成为中国茶叶国际化的跳板。

  未来的全球茶叶版图,呼唤两岸三地茶人密切合作。

  区域品牌整合

  茶是特产,属于一个区域,属于这里的土地,属于这里的人民,也属于这里的历史。

  在茶的经济价值越来越大的今天,茶财富、茶经济的蛋糕该如何划分?该有谁来分享?

  今年,在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多个茶产地构建了自己的区域品牌,君山银针、坦洋功夫等,都上演了区域整合的路径。

  行业热点

  非茶之茶疯涨

  H1N1,让人想起SARS。SARS肆虐的那个季节,中国茶人很担忧。

  或者是受了SARS的免疫,或者是H1N1不够疯狂,中国茶人并没有对H1N1产生太大的担忧。相反,胖大海、菊花茶等非茶之茶的价格,却在短时间内疯涨了数倍。

  非茶之茶疯涨,是H1N1送给茶人的补偿。

  茶文化“升级”

  宁德隆重的禅茶大会、大益活泼的民族茶俗、央视电影《茶恋》……今年,茶文化活动依然精彩。

  从脱世俗的参禅生活,饮食必须的民俗民情,到大众传媒的火爆,茶文化在各个层次散发着自己的精彩。不过,今年的茶文化,更多地是走入了大众。从小众,到大众,这是一种升级。

  另一种升级,则是登堂入室,“加官进爵”。在浙江举办的茶文化教育交流会上,与会专家提出要提高茶文化专业的学科级别。——这是升级的官方版。

  “稀缺”营销

  物美价廉,这是一种追求。还有一种现象,叫“物以稀为贵”。

  今年茶行业,“稀缺”营销风行。稍微改变工艺,大幅度改变名字,极力宣传与众不同,一种“新茶”横空出世了。第一家富了,效法者蜂拥而至。重要的不是品质,是“稀缺”,有“缺”才高价。

  这既拷问着消费者的认知能力,也拷问着经营者的诚信。

  明年,会有更多企业采取“稀缺”营销模式。但是,消费者认不认账?会不会影响行业的诚信度和整体利益?甚至招致行业声讨?

  普洱引领创新

  今年,茶叶创新不断。但是,具体到茶种上,普洱茶创新则独领风骚。

  天力士、七彩庆沣祥、大益加盟店……无论是科技,还是快速消费品,还是终端店建设,普洱茶今年都走在了茶行业的前列。

  都说普洱茶走入了低谷,现在看来,普洱茶是在潜行。曾经的高端,赋予普洱茶行业更高的眼界,才有了新的风采,引领着整个行业的阔步前行。

  与普洱茶资深人士的交流中,有一句话不断被重复,“我们要澄清一个概念,什么叫普洱茶?”

  什么叫普洱茶?三个看似浅显的汉字,依然需要去诠释吗?这或许恰是普洱茶创新的源泉,是其他茶类学习的方法论。

  信息化继续前行

  一个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不仅仅是普及电脑和网络,还包括资源信息的重构和行业标准的统一。

  今年,各种价格指数继续前行。在行业企业分散的情况下,这是统一行业标准的一个尝试。虽然有诸多不足,但是,毕竟走上了某种统一化的路线。

  此外,今年,网上贸易信息平台也获得了进展,而各种茶的标准化也越来越多。

  资本时代明朗

  5月18日,龙润茶集团有限公司在香港主板市场正式上市。

  在龙润后,星愿中国(原武夷星)也已经改为由港股上市的中国矿业控股,一直身浸借壳上市的传闻。

  有商业的地方,就有资本。中国茶业向来有资本的身影,但是,却缺少证券资本的身影。龙润上市,正式标志着中国茶叶打开了证券市场的大门。

  中国茶业,新的资本时代已经明朗。

  快速消费品冒尖

  在中国,有没有一个企业能与立顿抗衡、竞争?原来没有,因为立顿走快速消费品的路径。现在,或许有了。

  据悉,七彩云南庆沣祥的袋泡普洱茶,在北京超市一个月有几十万的销售额。这,仅仅是个开始。中国人还是更喜欢中国茶,最了解中国人口味的还是中国茶企。

  天力士的灌装茶饮料,上海上市的黑茶饮料,也可以归入快速消费品的行列。

  相信,会有更多中国茶企走入快速消费品的行列。

  新力量入驻

  八马集团、醒世茶业高薪聘请知名策划师,资本运作团队助阵龙润上市,香港的中国矿业收购原武夷星茶业,高科技企业涉足普洱茶生产……

  事件背后,都有业外高人介入。

  新力量入驻,是今年行业发展的重要特征。

  今后,会有更多新生力量介入茶行业。但,今年,是值得记忆的一年。

  终端建设提速

  今年,茶叶出口龙头企业中茶公司,转战国内市场,开始推行加盟店建设。

  大益集团也转向连锁店,今年开设的授权专营店已经达到300家。

  前有台企天福开拓,后有民企、国企跟进,中国茶企的终端建设今年提速。

  终端建设提速,消费者愈加便利,中国街头茶店新格局将逐渐成型。

  世博风劲吹

  世博会与奥运会,哪个更重要?世博会是经济奥运会!

  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如期举行。这是中国政府2010年举办的最大型国际聚会。

  中国茶字曾进入奥运会开幕式,是茶界的盛事。2010年,中国茶也将进入世博会。今年,世博会联合国馆、各省展馆、公共服务区,不断传来茶叶入驻的好消息。

  借世博会的东方,我国茶叶喜获全球宣传的良机。

  风云人物

  贾 鹏

  初夏,中茶新任总经理贾鹏荣获“中央企业劳动模范”光荣称号。刚刚荣任中茶总经理,就在央企管理者中脱颖而出。

  与获得央企劳动模范相比,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位传说中普洱茶风波的大赢家,能否成为茶界的劳动模范,带领中茶再创新辉煌?能否让中茶成为中国茶界的最大赢家?

  上任不久,贾鹏就推出了“特许加盟”业务,带领中茶公司迈入了“出口”转“内销”的时代——宛若2007年时光重现。不同的是,2007年,贾鹏在普洱茶中出卖“中茶”商标,业界褒贬不一。这次,贾鹏面向全国、面对所有茶类,出售“中茶”商标……或许,这仅仅是开始——全球发售“中茶”,构建全球中茶连锁网,应该已经在中茶公司的战略规划中了。

  留给中茶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荣耀还是陨落?中茶,这艘中国茶界当之无愧的潜水航母,将载着他的舵手和船员驶向哪里?这,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他的新任船长——贾鹏。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