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领导干部只有同广大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才能保证党的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同样,农信社系统的高管人员也只有同广大员工和农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才能把农信社的改革发展工作搞好。否则,一切都只是一句空话。
常言道:家和万事兴。上至一个国家,下到一个家庭,为官者,为长者,都要讲究“亲和力”的问题。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古至今,只有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才能真正赢得人民群众的赞赏、信赖和拥戴,才能理顺各种关系,化解各种矛盾。
领导干部的亲和力,指的是领导干部与广大人民群众结合在一起相互产生作用的力量。目前,领导干部的亲和力普遍下降,社会上存在着六种不良倾向,即物质化倾向、粗俗化倾向、冷漠化倾向、躁动化倾向、无责任化倾向、浮夸化与虚假化倾向。这些不良倾向必须根本扭转,彻底纠正。
当前,在农信社系统中,大多数领导干部是好的或比较好的,但是,也有个别领导并不知道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给的,作风霸道、主观武断、唯我独尊。为此,培养领导干部的亲和力,加强其自身修养在目前显得格外重要。而做到这些,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是要加强学习,提高素质,搞好自身修养。在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里,要克服金钱至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潮的影响并不是一件容易事。要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党性修养,坚持民主法制,坚持公平正气、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科学发展观,淡泊名利,不计得失,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解群众之所难,心系百姓、执政为民,在立德、立言、立行上狠下功夫,能干事,不出事,加强理论修养、思想修养、品格修养、知识技能修养、纪律修养等,努力把真理的力量和人格的魅力统一起来。
二是要言必行,行必果。常言道:己不正,虽令不从;己身正,有令必从。只有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行为端正的高管人员,在群众面前才有亲和力、凝聚力、号召力、执行力、决策力、创新力,群众才会认同你,靠近你,同你讲真心话,跟你真心干,自觉主动地把工作搞好;反之,将会形成领导与群众貌合神离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说,敢于负责就是能力、能解决问题就是业绩、能发现问题就是水平、回避矛盾就是失职、推诿扯皮就是不作为。领导干部要用美好的愿景鼓舞人、用宏伟的事业凝聚人、用科学的机制激励人、用优美的环境熏陶人,增强员工主人翁的责任感,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要有勇有谋、勇有道,用科学的方法谋求工作实效的最大化、谋求和谐环境的最大化。要妥善处理好各种矛盾和利益冲突,既坚持原则,又与人为善,既按制度办事,又充分发扬民主,最大限度地减少矛盾和震荡。
三是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领导干部要想提高自己的亲和力,就必须从修正自己的言行做起,从普通一员做起,切实改进方法,转变工作作风。由“一言堂”向“群言堂”转变,由独断专行向发扬民主转变,由盛气凌人、高高在上向平易近人、深入基层调研转变,由心胸狭窄、难以接近向能屈能伸、和蔼可亲转变,多关心、体贴、帮助普通员工和农民群众,了解他们的安危冷暖,在其位谋其政。群众喜欢的是公道正派、大公无私、为人正直、清清白白、不怕得罪人的领导,喜欢的是有思想、有办法、干实事、敢负责、有所作为和敢于创新的领导。唯有做到这几点,领导干部的亲和力才能切实得到提升,各种不和谐声音才会减少,农信社的改革发展大业才会有希望,党和国家制定的一系列目标任务才能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