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工商联主席李卫华提出,专业化服务组织对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其存在数量不多、规模不大,内部管理不够规范的问题,亟需进一步加大扶持、扩大规模、规范管理,以提升能力发展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
当前,我国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在家庭承包经营长久不变的基本制度的基础上,面对千家万户的分散个体,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是当务之急。
谈到加快发展专业化和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好处,李卫华表示:“实现农业服务的社会分工,形成产前、产中、产后的各种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才能实现依托市场调配各种要素,提高服务水平。专业化服务有利于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资源的合理利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效益的增长。社会化服务可以弥补家庭经营规模小、功能弱的缺陷,促进家庭经营农业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商品化水平的提高。因此,发展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不仅是适应农村劳动力外出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降低生产成本、加快技术转化、实现‘统一经营’的重要途径,更是促进农业走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的需要,这是我国从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必经之路。”
“近年来,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势头强劲,对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从总体上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发展不够平衡,缺乏资金和人才,合作层次不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偏低,龙头企业规模偏小,带动力不强。专业化服务组织数量不多、规模不大、内部管理不够规范,亟需进一步加大扶持,扩大规模,规范管理,提升能力。”李卫华表示。
因此,他建议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政府要安排专项扶持资金并列入财政预算,支持和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尽快制定信贷、税收、保险等方面优惠政策,积极推进银行与服务组织的对接,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贷款难的问题。建立财政担保基金,加大贷款资金额度,给予保费优惠和补贴,鼓励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参加政策性保险。加强人才队伍的培养。建立财政补贴机制,加强农业服务组织人员的培训和培养,提高业务素质。鼓励和支持各类专业技术人才领办、或任职、或入股各类专业服务组织。”
此外,他还建议大力发展农业专业化服务组织,并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应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在粮食主产区开展深耕深松、秸秆还田、机插秧、旋耕施肥播种复式作业等农机作业补贴试点,依托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实施。在一定年限内依据专业化防治实施面积,对专业化防治组织实行服务用工补贴。将专业化队员从业人生保险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以提高专业化防治组织应对风向的能力。以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组织和各类经营实体为依托,大力推进统一供种、统一配方施肥、统一机播、统一病虫害防控和统一机收的“五统一”专业化服务,提高生产集约化水平。大力支持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专业协会、农民经纪人、龙头企业,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
还应该创新农业产业化投入机制,拓展投资渠道,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和农民投入为主体,银行信贷、社会筹资和外商投资为支撑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