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供销合作社第五次代表大会期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等媒体报道了“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力保春耕农资供应”的新闻,预计未来3个月,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化肥供应量将超过3000万吨,占全国整个春耕用肥的70%左右,农药、农膜的供应量将占到春耕用量的1/3左右。
可以说,是供销合作社系统充当了农资供应的主力军,确保了各地春耕的农资需要,为搞好农业生产做出了贡献。
供销合作社能在农资供应上迅速启动,全面铺开,是因为各级供销合作社长期致力于流通网络的建设,建立起了庞大的网络。截至2009年底,全系统发展各类经营服务网点67.9万个,比5年前增加25.8万个,在全国已经覆盖了60%的乡镇、1/3的行政村,初步建成了覆盖县、乡、村三级的经营服务网络。
不懈于流通网络建设的背后,是坚定不移的为农服务宗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市场的放开,各种各样的经济主体都进入农村市场,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的商品流通。但是,大多商业行为都以赢利为目的,经济发达、农民富裕的农村,市场主体很有热情,而相对偏远、经济欠发达的农村,他们往往表现出商人的世故。所以在农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经营成本高的农村,一般的商贸企业和个体商户不想去,在商品流通上形成空白地带。只有供销合作社把农民的需要放在心上,把为农服务的价值看得高于一切,不断推动农村流通网络的建设,让流通网络尽量覆盖广阔的农村。
因为想着农业的发展,各地供销合作社才在工作的方式方法上努力确保充足的货源。各地供销合作社采取的方式是提前动手,早做准备。从去年9月份开始,各级供销合作社就着手组织货源,截至2月末,累计采购化肥3989万实物吨,与上期相比增长24.34%;累计采购农药25.4万吨、农膜18.8万吨。
因为想着农民的利益,各地供销合作社才想方设法降低农资供应价格,保证农民的小投入。凭着强大的仓储能力,实行淡储旺供,可以有效平衡农资供需;认真分析市场 , 创新营销方式,可以降低购销成本;与工厂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实现了货源的均衡采购,可以掌握采购主动……多管齐下,确保了农资合理定价,稳定了农资市场,让农民获得了实利。
因为想着农民的利益,供销合作社在把农资送到农民手上的同时,还为他们提供技术指导、信息咨询、试验示范、测土配方供肥等优质配套服务,让广大农民买到最合适的农资,购得最合理的量,确保农民的钱发挥最大的价值,让他们的生产实现最大的产出。
全国“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说,搞好农业,让农业有一个好收成,不仅关系到整个经济的发展和平衡,在今年更是关系到能否管好通胀预期。搞好农业生产,农资供应是重要的一环,各地供销合作社稳定了农资市场,确保了农资供应,就为搞好今年的农业生产做好了重要的一环,充分体现了供销合作社对发展农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