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0年3月3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重庆市南岸区社三大举措促果农增收


  本报讯(驻重庆记者 杨耀文) 近年来,重庆市南岸区供销合作社狠抓区域优势,采取组建专业合作社、打造品牌、搭建销售平台三大举措,积极发展水果产业,走出了一条为农服务的新路子。

  重庆市南岸区,是一个以主城市和郊区相结合、农业比重也相对较大的特殊区域。区供销合作社在抓好其他相关工作的同时,始终把探索为农服务新路子放在首位。据了解,该社采取三种方式,积极帮助当地果农增收。

  一是组建专业合作社,助推水果产业化发展。2007年,通过广回枇杷专业合作社等果品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一大批农民先后组建了15个果品专业合作社,认真开展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在产前、产中、产后为果农送去了帮助和指导,解决了农民一家一户解决不了的难题。同时,提高了果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有效地推动了水果行业产业化的发展,促进了果农增收。

  二是打造品牌,形成品牌效应。为了让专业合作社的产品更有影响和知名度,南岸区供销合作社采取引导专业合作社申报商标、做户外广告、以点带面等形式打造品牌,经过几年的发挥,现在收到了明显效果。在此基础上,区供销合作社再出重拳,引导专业合作社注册了“广回”、 “迎”两大枇杷品牌。2009年,引进西南大学富硒SOD高新技术,打造了富硒SOD枇杷,通过引进科技、做大规模、打造品牌,形成了良好的市场品牌效应,其价格最高的已经卖到100元一公斤,是普通枇杷的3到5倍,深受市内外消费者的青睐。

  三是搭建销售平台,畅通销售渠道。在销售过程中,区供销合作社采取“供销社搭台,农户来唱戏”的措施,积极实行“龙头企业+销售大户+农户”的措施,通过将龙头企业、销售大户与农户的对接,畅通了枇杷外销渠道。

  目前,南岸区年产水果4500吨,销售率达95%以上,区供销合作社的努力较好地解决了果农长期以来的卖难问题。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