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0年3月3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包装茶虽好,切勿急于求成!
——茶界热议焦家良“禁售散茶”议案
薛 城

  在最近闭幕的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龙润集团董事长焦家良提交了“禁止向终端消费者销售散装茶”的议案。他认为,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包装与否,不仅关系到茶叶的卫生安全,还关系到国家形象、“中国制造”的声誉和中华文化的推广,茶产品应该、必须密封包装。

  “禁散议案”公开后,在业内引起激烈争议。记者采访发现,不少茶人认为,包装茶日渐增多是一种趋势,但是,要以法律形式明文禁止销售散茶却有失妥当。

  众议:禁散理由难立足

  不少茶商认为,茶叶包装不应该上升到国家形象,甚至爱国主义的高度。

  来自浙江的某茶商说,“没有包装袋的茶叶,就玷污国家形象?中国六大茶类完全成熟的时候,现代全密封包装技术还没有萌芽呢。密封包装的茶叶,又怎么成为中国茶文化传统的必须载体呢?”

  正在北京马连道购买散茶的一位年轻白领认为,现代散茶的运输过程,都有大包装,安全卫生还是有保障的。食品卫生和食品安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也都是相对的概念。上千年来,中国茶叶一直以散茶的形式买卖、饮用,为中国人的健康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从来没有听说过茶因散而导致的健康问题。中国散茶,还没有到非禁不可的程度。

  事实上,不少茶人热衷于“淘散茶”。由于特殊的生产条件,小商户生产的茶叶更具独特风韵,与大企业规模化包装的茶叶截然不同。淘茶客们淘到心仪的茶叶,再自由组合钟意的包装。消费者心里,还有散茶生存的空间。

  众议:散茶生命依然旺盛

  采访期间,记者常问两个问题:一个是,包装茶会不会越来越多?比率会不会越来越高?第二个问题是,国家明令禁止销售散装茶,该不该?

  对第一个问题,受访者都给出了肯定的答复!

  对第二个问题,多数受访者认为,国家不该禁售散装茶。

  某茶人认为,对议案更深层的争议点,不在于散装茶与包装茶孰优孰劣的比较,而在于政府公权该不该出台相关政策,如此具体地来干预茶产业的发展。散茶与包装茶之争,是市场的事情,就应该交给市场自己解决,不能再假借政府之手了。

  在低档茶市场,散茶依然在唱主角。“禁散,脱离了中国茶产业的现实。如果这一提案获得通过,谁是最大的受损者呢?广大的茶农和中小茶商!”某茶商说,“他们将因此而被拒绝于市场之外,卖方市场将因此受到打击并萧条下来,随之而来的是茶叶销售的过早集中、价格的增长和品饮市场的萎缩!”

  据悉,3月底,全国政协将召开提案交办会,“散装茶禁售议案”将与其它议案一起,进入国家执法机构议事日程。“如果这一议案被采纳,延续了上千年的市场形态将被划入“违法”的行列,上千万从业者的生计也将因此而受到影响。”某江苏籍茶商忧心忡忡地说。

  受访茶商呼吁,有关部门在制定政策时,切勿一刀切,为行业里的中小从业者留下一份发展的空间,让市场在自身的发展中改观,切不可拔苗助长、急于求成。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