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没想到”和“想不到” 不能成为事故借口


  从“没想到会出事故”说起

  笔者在参加一些事故调查时,常会听到一些事故发生单位的领导说:“真没想到会发生事故。”对于领导者来说,安全生产工作确实抓了、做了,但还是“出事了”,有一种无奈的神情。然而,细细查看和分析他们所做的工作,得出的结论是:出事是必然的。因为,有的单位对安全生产工作满足于会上讲一讲、提几个漂亮的口号;有的单位今天一个“思路”、明天一个“点子”,问题却依然存在;有的开了多少会、发了多少文件,工作却没落到实处;有的检查了多少地方,加强了几个门岗,却不在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结果是:图了形式上的“安全”,误了实质上的“安全”。诸如此类,非但搞不好安全生产工作,而且还会出问题,甚至出大问题。

  企业在工作中要把安全放在最前面,在问题没有形成之前,在事故可能发生之前,主动做工作,把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这就要扎实做好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抓好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培训,培训的效果要严格检查,坚决不能走过场;落实安全生产法规制度,加大执法的力度,对于任何的违章违纪行为不能姑息纵容;要针对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和主要问题,突出重点地区、行业,大力开展各项专项整治;安全的投入一定要加大。总之所有的工作都是为了消除事故隐患,遏制重特大事故,为经济建设提供一个良好安全生产环境。 (金陵)

  没想到 老鼠成为灾害肇事者

  5月24日中午12时,福建三明市将乐县水南村委会综合大楼二声巨大爆炸声震动大楼,正在三楼上班的村支书张荣寿冲到一楼,发现变电房的卷帘冒着浓烟。

  5分钟左右电力抢救车赶到,发现3扇卷帘门被爆炸冲击波冲得变形。电力技术人员炸门而入,对变压器总闸作了处理,而后找来手电筒寻找事故原因,发现一只老鼠烧挂在开关上。

  同类链接:

  安徽省蚌埠市胜利路精品工具总汇曾发生过一次火灾,调查人员在火场发现一只死老鼠,排除其他因素后,调查认定是老鼠啃咬电线引起的;河南省许昌市纺织品批发市场一个铺面因老鼠咬电线引起火灾,损失20多万元;上海宝钢一日产八千多吨的炼钢炉发生火灾事故,导致全面停产,原因系电缆遭老鼠咬损,故障发热引起燃烧并扩大成火灾;沈阳音乐学院一宿舍楼曾发生火灾,原因是一只老鼠将配电箱内一根电线咬断;广东东莞一家咖啡厅发生火灾后,过火面积约330平方米,造成10人死亡,9人受伤,整个咖啡厅几近瘫痪。后经消防部门调查,是一只老鼠钻进了咖啡店的一台柜式空调主机,咬断了主机里的电线,导致线路短路起火。

  记者观察:

  老鼠有喜咬角缝处和有特臭、奇味的物体如橡胶、塑料,此外还会咬海绵、泡沫板等,有时甚至咬铁、石英等坚硬的物质。针对以上特点,企业应提高防鼠与防火关系的认识,在各类设备如空调及通风管道中安装网状阻隔物、挡鼠板或者其他防鼠药物等,以防鼠类“兴风作浪”。

  想不到 停电后锅炉变炸弹

  “当时爆炸的声音很大,把俺家的大门都震开了。”刘姓村民当时正在家里喝茶,突然两声巨响,震得房子发抖,随后又是两声巨响,家里的房门都被震开了。当他出门一看,不禁吓了一跳,邻村一家化工厂着起了大火,而他家与爆炸地足有1里地。

  发生事故的是山东即墨高吉庄村一生产装修胶水的工厂,时间为2010年5月30日上午11时20分。一个大型锅炉发生爆炸,爆炸引发大火将10多间厂房烧毁,4名正在工厂上班的工人被飞出的碎片烧成轻伤。

  谁是事故的元凶?

  据目击者孙先生介绍说,上午11时许,厂里突然停电,由于厂内的生产锅炉是用电控制温度升降的电锅炉,所以突然停电后,锅炉的高温降不下来,生产的巨大压力使锅炉发生了爆炸,这才引起了大火。虽然着火时天还下着大雨,但由于火势太大已无法控制 。即墨消防大队接到报警后,立即出动4辆消防车赶到离市区还有20多公里的现场,奋力展开扑救。经过两个小时的扑救才将这场大火扑灭。

  同类链接:

  其实,停电造成的安全隐患在非生产领域也时有发生。5月22日,山东潍坊昌乐县城的刘女士被困在蓝宝石商务大厦的电梯里,救援人员对此解释说,是某配电箱发生线路故障,造成楼宇所在区域发生大面积停电。4月27日,同样因突然停电,浙江嘉兴海盐县人民医院住院部一部电梯困住了4人,时长近45分钟。

  记者观察:

  对于工矿企业来说,停电意味着生产停顿,造成经济损失,因此小心防范,但对于停电将给安全带来的隐患,尚未受到足够注视。分析事故发生原因,我们会发现多数是由于操作不当、人为因素造成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对技防手段、措施的轻视。

  没想到 低矮厂房也遭雷击

  现场一片狼藉,连排的六七个车间顶棚全部坍塌,烧焦的钢构大梁和顶棚铁皮散落一地。

  以上是广东东莞东城牛山的惠盛泡绵厂火灾事故后的现场景象,该厂于2010年5月7日清晨6时10分许突然起火。火势迅速蔓延,导致仓库内近万平方米的成品和半成品化为灰烬,损失惨重。

  “是天灾,不是人祸。”知情人的解释道出了事故原因——雷击,但当地记者仔细观察发现,事发工厂的车间都是钢材结构,而且高空处并没有安排避雷带。而在事发工厂周边,有好几家工厂都是钢架结构,也没有看到明显的避雷设施,看来还是与人脱不了干系。

  据东莞消防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去年以来,东莞共发生因雷击引起的火灾13宗,财产损失50.8万元。据东莞市防雷设施检测所提供的数据显示,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来,东莞发生雷击事故近300宗,年年都有雷击致人死伤的案例。

  东莞处于广东省雷击灾害多发区,而相当部分工厂无防雷装置,防雷安全并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是什么阻碍了民众,尤其是工矿企业对雷击危害的认识和防患意识的呢?原来,只有高大建筑物才需要避雷的错误观念根深蒂固,导致在全市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中,相当一部分没有防雷装置,更未取得防雷合格证。

  同类链接:

  5月30日,上午10时许,山东即墨市移风店镇一家黏合剂厂车间起火爆炸,16间房子严重受损,老板高某和3名工人被烧伤,多户村民家房子受损,有人称,车间遭雷击引发了此事;当天下午1时许,山东青岛八大湖小区一居民楼遭受雷击,楼顶的一个烟囱被劈成两半,“火球”还飞进了居民家中,居民家中的墙壁有多处鼓开了,露出了电线 ,电闸盒也被炸开了,该事故造成很多居民家中停电两个小时。

  记者观察:

  针对如何防范雷电造成的事故,需要指出的是,一些易燃易爆场所,如化工厂、加油站、加气站、炸药库、油库等,这些场所的防雷装置做得比较完善,大部分取得了防雷合格证。而非易燃易爆场所则应该视其本身的需求采取一些防雷措施,否则企业本身对雷电防御重视程度不够,会导致企业防雷存在诸多雷击安全隐患。

  想不到 点不着的磁粉起火了

  一辆大货车已经完全陷入火海。大货车的轮胎、驾驶室玻璃已全部被烧炸,为防油箱爆炸,消防队员正用泡沫水进行覆盖冷却。因为火势太大,极易蔓延,多个消防中队赶来增援。半个小时后,大货车的司机和货主赶了过来。见到这一幕,年轻的货主急得差点崩溃,而当他说车上是磁粉原料后,消防战士更是心惊肉跳,因为金属材料起火,极难扑救。尽管货主很快拉来了黄沙,但起不了多少作用,因为消防队员担心,一旦用黄沙覆盖,高温高压下,极易发生爆炸。在泡沫水的喷射下,直到昨晚7点半左右,火势才得到控制。

  以上事故发生于2010年6月2日晚6点左右,浙江宁波市江东北路361号的一家公司内,停放着的一辆大货车突然起火,车上装载着价值200多万元的36吨磁粉原料。

  磁粉不惧火,为什么起火,这位货主百思不得其解。他说平时装车时,大家抽烟什么的都没关系。就是用打火机去点,都烧不起来。而且,司机是从停车场把车开到这里的,出去吃饭前,车子电源是关掉的。目前,火灾原因仍是个谜。

  同类链接:

  2009年,山东省临沂市山东金兰现代物流公司“9·2”火灾事故震惊全国,这起造成18人死亡、10人受伤的特大事故,除去无危险货物运输资质、尚未取得工商营业执照,属非法经营,且现场管理混乱,安全意识差,卸下的危险化学品堵塞营业室唯一通道等原因外,3吨耐火泥、200套茶具和2套机械设备与易燃、易爆的8吨H型发泡剂混装,是事故的直接原因。

  记者观察:

  化学药品包括无机物与有机物,各种物品的化学特性并不相同,如硫酸,本品虽不燃,但很多反应却会起火或爆炸,如与金属会产生可燃性气体,并且从分类上讲,也分为浓硫酸、稀硫酸、固体硫酸、发烟硫酸等,化学性质各不相同。对于上文所提到的稀土磁粉,是一种银褐色粉末金属,主要做磁体应用于电子、电工、电动机等领域,但怀疑其真伪性及品质,中国烧结钕铁硼磁体工艺技术中提及:如果超细粉多,则磁粉易着火。以上情况说明,对于化学物品及其潜在危险,必须从其化学性质及反应方面进行本质预防。

  没想到  “触不到的杀手”真厉害

  4月13日11多钟,江苏南京浦口永宁镇一家化工厂的工人加工操作期间,从罐中倒出一种化工原料,结果居然燃烧起来,浓烟滚滚。当地两个消防中队五六辆消防车迅速赶到现场救火,所幸火灾未造成人员伤亡。

  原来,工人倒出的化工原料是二甲苯,遇空气中的静电就会燃烧。据了解,出事地点位于工厂里一处高铁架旁,有不少铁罐,旁边还有塑料桶。一位工人表示,当时有工人在罐槽旁操作,结果突然像触电一样,倒出的原料“扑哧”一下就着了,紧接着整个桶里的原料都起火了。工人们赶紧大叫着跑出厂门,招呼其他人报警求救。

  该厂一名经理称,他们生产的主要是油漆稀释剂,其中确实有一种二甲苯的原料,也极易燃烧。可能当时是从铁罐往塑料桶中倒的时候,因静电引起火灾。

  同类链接:

  2010年3月28日下午,广东江门鹤山市加拿大能达化学(鹤山)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发生爆炸引发火灾,火场过火面积约2000多平方米,爆炸起火初步原因现已查明,是由于该公司生产车间树脂车间一号反应釜操作工人盛装分水器内化学溶剂产生静电引起。

  1月7日,甘肃省兰州市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石油化工厂爆炸着火,经初步分析,事故是由于裂解碳四罐泄漏,致使现场可燃气体浓度达到爆炸极限,呲出的可燃气体产生静电,引发爆炸着火。

  2009年3月11日凌晨1时45分,承建沪宁城际铁路的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二十四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公司在江苏省镇江丹阳市吕城镇惠济村为劳务人员租用的一处生活用房发生爆炸并坍塌,造成11人死亡、20人受伤。经初步分析,事故是由租用的生活用房地表及墙面残留的铝粉(危险化学品)粉尘遇水(受潮)产生化学反应,燃烧并爆炸而造成的。

  记者观察:

  静电、水汽……,这些看不到的危险,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就能成为杀人的武器。因静电引起的火灾,因铝粉受潮引发的爆炸,初看视乎是很难避免的。但是仔细来看,倘若相关企业和个人在防范事故方面考虑周全,应急救援预案准确到位,事故和损失是可以避免的。我们曾嘲笑过国外“不要把儿童放入洗衣机洗涤”的产品说明,但是这样的话正是体现了一种无微不至的安全意识。所以,对我们来说,怎么样更周全,怎么样更科学,怎么样更细微,是企业安全事故防范方面必须加强的功课。

  想不到  加热炉未等检修就爆震

  6月3日上午8时20分许,河北钢铁集团邯钢公司中板厂一正待检修的加热炉,突发爆震继而起火燃烧。所幸现场检修人员发现及时并撤离,未造成人员伤亡,但爆震中的巨响使得约百米外的职工澡堂很多玻璃破碎,以致数人被玻璃划伤。

  事后,邯钢公司宣传部负责外宣的负责人证实,是中板厂一个正准备检修的加热炉发生爆震。因为该加热炉正待检修,所以现场是停工状态。当日上午8时许,一些工人按照检修程序提前切断了加热炉的煤气供应,开始对炉体内残存煤气进行吹扫。由于炼铁生产不正常,造成加热炉内煤气不稳定,以致于震动非常厉害,最终突发爆震燃烧(类似爆燃现象)。事故发生后,消防人员迅速赶至现场,将大火扑灭。至当日日下午2时许,消防人员仍在对加热炉进行冷却降温。

  原来,邯钢公司中板厂的主要生产设备为加热炉,所使用的燃料属于一种混合气体,其中包括焦炉煤气和公司炼铁厂产生的高炉煤气。由于该厂近期生产不稳定,产生的高炉煤气随之发生波动,由此导致加热炉发生“爆震”(类似爆燃现象)。事实上,工人在检修前按照检修程序切断了煤气供应,但还是发生了事故。

  同类链接:

  今年5月12日上午,位于上海宝山区长江路的上海第一钢铁厂内发生一起事故。该厂机电公司的3名工人检修设备时被苛性钠灼伤。当日9时30分许,3名工人检修机电设备,被设备里突然喷出的苛性钠液体灼伤,随后被送往长海医院救治。

  4月14日上午10时许,河北石家庄市红旗大街安联青年城的工地上,两名工人检修工地上的塔吊时,发生塔吊倾覆事故,事故造成两名检修的工人一死一伤,石家庄公安消防12中队的官兵闻讯赶往现场,经过近1个多小时的救援,受伤的工人被救出送往医院救治。

  记者观察:

  检修是为了避免事故,检修时却发生事故是很多人不会想到的。拿邯钢的事故来说,工人也是按照程序切断了煤气,不料想该厂生产不稳定,产生的高炉煤气本身也就不稳定,继而发生了爆震。这也说明,停产检修时必要的,但是发生故障的设备肯定存在着不安全的因素,检修时要特别注意,消除隐患,做好全方位防护工作,以免还没有来得及检修,就被始料不及的危险伤害了。

(尤云  李彩琴)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