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 福建省古田县龙丰淡水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魏茂慈
整 理:本报记者 米雅娜
2007年,我们龙丰淡水养殖专业合作社注册成立,其实早在合作社成立两年前,我自己就已经开始养鱼了,把加入合作社前后进行对比,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以前卖鱼是我求别人,现在是别人主动找我要鱼。
2005年我开始自己养鱼,那时我们这个地方已经有不少人在养鱼了,但是大家都是自己干自己的,相互之间也没什么沟通,更没有经验分享。那时,我常拉着自家的一车鱼到批发市场上去卖,因为量少,人家都不怎么理睬我,很多时候我都是苦苦哀求别人收我的鱼。当时我们去卖鱼的都习惯在市场上找一个固定的地方等生意,大家也是边等边聊,还开玩笑地说,要不我们合起来一起干?但是当时谁也没有专业合作社的概念,怎么合作、怎么发展、怎么去规范完全没有人知道,只是比较简单地想一起去跟买家讲价,好多挣点儿钱。后来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我们县里供销合作社的工作人员,知道我们的情况后,他们立刻建议我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还为我们介绍章程、合作原则,帮助我们注册登记等。在他们的帮助下,合作社算是建立起来了。
合作社讲的就是信誉
合作社注册不难,但是真要把这些社员联合起来,让大家有合作的意识,那是非常难的事情。刚开始我们合作社开会,有的问题开5天会都讨论不出结果,因为大家都还没有合作共赢的意识,都不愿意跟别人分享自己的养殖经验,我们只能是互相通通鱼贩的消息:哪个鱼贩给的价格高,哪个鱼贩要的量比较大。我想与其这样,还不如我自己去跑市场。我就自己去福州跑,因为我们的鱼量比较大,跟对方谈价也有了底气,多次打交道后,我们跟市场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在没有合作社之前,我知道有些养鱼户为了让鱼压秤,就在出售之前拼命地喂,这样的鱼在别人收购的时候还是活蹦乱跳的,但是在运输的过程中,鱼就吐了,结果一车的水都受到污染,别的鱼也会因为缺氧等原因而死,而死鱼的价格是没办法跟活鱼比的,这样损失就大了。有了合作社就不一样,这样做会让整个合作社都受到牵连,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合作关系,可能因为个别人偷奸耍滑而失去。后来我就跟社员规定,坚决不准出现拼命喂鱼的情形,谁家的鱼出了问题,损失自己承担。对我们来说,判断鱼是否是刻意喂过的也不是很难,我发现了,就会拒收。我跟大家说,我们合作社讲的就是信誉,要让人家信任,才会有生意可做。现在大家都会遵守纪律,我们的名声也出去了,以前是我们去找别人卖鱼,现在都是别人给我打电话要鱼,就算是价格比别的贵几毛钱,他们也会要我们合作社的鱼。
风险共担 分红共享
鱼卖得好了,问题就又出来了,因为鱼的价格并不是每天都一样的。鱼价高的时候,大家都想卖,不高的时候,找谁家要鱼谁都不乐意,这样的事情很难处理。后来我们合作社就商量出一个让大家都公平的办法。就是每次的销售都留出销售额的5%做风险金留在合作社。到年底再把这部分钱全部拿出来,平均分配给各家社员,这样虽然也不能做到绝对公平,但是有了这个机制,大家还是比较认可,平时卖价低,到年底也会有部分补偿,保证了我们每天都有鱼可卖。
尽管有许多的问题, 但是合作社带给我们的好处还是非常多。以前我们自己去买鱼苗、饲料等,价格一般都讲不下来,现在通过合作社统一去买这样东西,不仅价格比以前低了,因为需要的数量大,厂家还会有些销售奖励。我们合作社每年光饲料就能比以前省10多万元,加上各种销售奖励、返还也会有10来万元。合作社的好处还有一个就是大家之间的交流更坦诚了,合作社的办公室成了大家的信息“集散地”,以前谁掌握好的养殖技术、处理疾病的方法,别人单独去问,他也不见得愿意传授。现在好了,大家养成了习惯,每周一上午都会来合作社开会,在聊天的过程中,不自觉就愿意说了。
现在我们合作社已经有110多户社员,带动周围的三四百户农民,大家的日子都好过了,领导也很认可我的工作。我们合作社已经不光是帮社员买卖东西了,我们还做起了担保公司,帮助大家贷款。因为每年当水温达到25℃—26℃的时候,鱼都特别能吃,也长得快,经常会有社员因为周转金不够,饲料跟不上,影响鱼的生长,但是从银行又贷不到款,合作社经过几年的发展,也有条件了,去年投资150万元注册成立了担保公司,到现在已经帮大家贷了8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