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小麦收获时节,安徽小麦主产区出现小麦抢购风。与往年有所不同,今年市场收购主体非常多,许多农民收上来的小麦都由粮贩子上门收购拉走,其中外省来抢购的有大量无证经销粮食经纪人,他们委托本地粮食经纪人,深入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替其收购小麦。(6月18日《经济参考报》)
大量无证粮食经纪人和粮贩子现身小麦收购市场,就无法排除游资进军粮食领域。此前,“蒜你狠”、“豆你玩”发飙,连国家发改委官员都承认,不能排除游资进入,而事实证明确是如此。现在游资瞟上小麦,与正规军争抢收购,意在囤积居奇,伺机出手牟利,这会抬高小麦重返市场价格,其负面影响可想而知。
“麦发疯”决不是闹着玩的。比此前发飙的“蒜你狠”、“豆你玩”危害性更大。“蒜你狠”、“豆你玩”不是主打农产品,其发飙的威力毕竟有限。而“麦发疯”就不同了,小麦是粮食主打产品之一,占据全年粮食的四分之一。多种收购主体出现,特别是无证收购,游资炒作,打乱了市场正常收购秩序,不仅会直接推高粮价,而且传导至下游产品,必然会推高下游相关产品的价格,进而推高通胀预期,最受其害的只能是广大消费者。
产麦区出现小麦抢购风,如果能让农民多获益那还好说一些,但实际赚钱的并非是农民,而是哄抬高价的中间商。尽管小麦市场收购价已达0.92元/斤的历史新高,但在实际收购中,粮食贩子到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收购,只给0.84元/斤的价格,这还达不到最低收购价的水平。农民辛辛苦苦忙了一季,急于出售等钱用,连他们也被中间商盘剥了。
“麦发疯”发出振聋发聩的信号,整治麦产区小麦抢购风迫在眉睫,坐视不管或错失良机,都会贻害无穷。企业或个人收储加工小麦,都需要具有资质,无证不准违法收购。工商和粮食等部门,应该及时进入市场调查,发现无证经营一律取缔,并对其进行处罚。游资无证也不能进入小麦收购领域,但其会巧立名目,依附有资质的粮食收储加工企业,达到“曲线救国”的目的。金融等部门应该加强粮食收储加工企业流动资金管理,一旦发现异常现象,立即出重拳整治,并对相关企业一并进行处罚。小麦收购步入正常化、合法化轨道,“麦发疯”疯不起来,才可确保粮食及其下游产品价格的稳定,种麦农民的利益也才能真正受到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