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0年6月2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廉政文化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康凤立

  图为伊川农商行发放小额贷款支持当地沼气建设项目。

  廉政文化,是人们关于廉洁从政的思想、信仰、知识、行为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评价。它内涵丰富、受众面广,从根本上反映着一个历史阶段、一个政党的执政理念、执政目的和执政方式,是廉洁从政行为在文化和观念上的客观反映。它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传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态,是新形势下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一种新的载体和途径,它直接影响到党风廉政建设在大环境下的进程和效果。

  从总体上说,我国在逐步完善和运行的各项廉政制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随着新经济体制下的市场经济变化,还应积极探索和运用先进的廉政文化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新路子,运用各种传播手段,把廉政文化融入到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以健康向上的廉政文化充实到干部职工的精神世界,努力形成党风政风与社会风气的良性互动局面。

  当前廉政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

  膨胀畸形心理,引发社会腐败现象。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严峻考验面前,一些手中有着一定权力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放松了学习和道德修养,认为自己辛辛苦苦干工作,收一点拿一点、捞一点占一点、吃一点喝一点、玩一点乐一点,是人之常情,充其量只是小节问题,无伤大雅。由于这种小节无害的心理错觉,有的干部渐渐放松了自我约束,滋长了放任心理。于是,今天贪一点,明天捞一点,后天占一点,越陷越深,最后难以自拔。造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严重扭曲,消极腐朽思想恶性膨胀。

  随意滥用私权,引发腐败文化的渗透。在“熟人社会”,道理和政策法规无法与血缘竞争。有了熟人,就可随意滥用私权,政策和法律的空子可以洞开,复杂的事情可以变得非常简单,必要的程序可以跳过。在“熟人社会”中,弥漫着权力大于法律、人情大于法律的社会意识,公权就很容易被公职人员作为滥用于私利的“背景”下被腐败文化所渗透,沦为“熟人社会”的交易工具,关系一拉近,那“亲人”的相互“关照”给自己带来的些许利益,就表现得顺理成章、心安理得了。

  欲海无止境,引发前程自误。人有七情六欲,干部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有些人由于受了 “当官不发财,请我都不来”的信条错误思想的支配,人们的真、善、美和假、恶、丑被颠倒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被扭曲了。笑廉不笑贪的现象就是腐败思想作祟的结果,这些人认为廉洁奉公者是无能的,甚至讥讽其为“傻帽儿”、“假圣人”;认为贪污受贿者是“有胆、有识、有能耐”,甚至作为楷模而效仿。由于错误的舆论占了上风,说什么“水至清则无鱼,风气太正不利于经济发展”;还说什么“不搞点腐败,经济发展哪能这么快”。而当认为自己应当分享、并有条件分享腐败带来的好处而没有得到时,反会认为是有悖常理和世俗的,使有的干部经不住权、钱、色的诱惑而坠马,究其根源无不是为欲所团、为欲所害。

  监督机制存在缺陷,引发廉洁制度流于形式。由于现行干部人事制度的某些方面缺乏公开、民主、竞争机制与检察机构监督不力,致使一些党政干部队伍中对存在的不正之风认识不足、治理不够,执行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流于形式,以致腐败现象大量滋生。

  突出廉政文化特色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突出廉政教育文化特色,充分发挥廉政文化导向功能。防治腐败,教育是基础。为切实提高廉政教育效果,必须将传统文化教育、心理教育、职业文化教育等内容借鉴应用到廉政文化建设中,并发挥其积极的作用。一是坚持革命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性。定期到革命老区,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每年组织开展红色爱国主义教育,瞻仰烈士陵园,聆听老前辈讲述战斗史,重温入党誓词和唱响廉政歌曲等活动,增强教育的吸引力、感召力和渗透力。二是突出廉政教育的针对性。即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教育要以领导干部为重点。把反腐倡廉教育贯穿于领导干部的培养、选拔、管理、使用等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各个方面,找准对象打对针。首先从每一位干部职工的心理活动着手,要针对年龄、职务、家庭环境、社会关系等因素诱发的违纪苗头性问题及时进行诫勉谈话,对新任职、新提拔的干部坚持任前廉政提醒,早打预防针,早上廉政课,增强免疫力,确保“红灯”亮在“越轨”之前,促进全社会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三是强化廉政教育的警示性。敢于揭丑亮短,坚持用系统内部的、本单位发生的、近期出现的腐败现象教育干部职工,坚持用真实的、具有强烈触动作用的违法违纪案例教育干部职工,增强近距离警示效果。四是保持廉政教育的持久性。根据不同教育对象的内在差异,选择那些易于接受并能够长期坚持下去的形式和载体,把廉政文化教育始终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除每月开办“廉政教育之窗”、每季度作一次廉政作业题、每年听取几次廉政报告外,还要在办公区域开辟廉政文化走廊,让干部职工抬头驻足间皆能感受到廉政文化的熏陶,更好地为廉政文化建设服务。

  突出廉政活动文化特色,发挥廉政文化凝聚功能。廉政文化活动要以人为本、全员参与。着眼于促进税务干部的全面发展,从关心人、爱护人、激励人、塑造人,增强主人翁意识和历史责任感,激发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坚持把领导者的主导作用与全体干部的主体作用紧密结合起来,动员全体干部广泛参与廉政文化活动建设,使广大干部在主动参与中了解建设的内容。廉政文化建设不能仅仅停留在说上,只有被广大干部职工接受和欢迎才能焕发出生命力。

  把廉政活动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创建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农村商业银行干部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根本要求,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主要目标,通过丰富的廉政活动,营建有利于干部职工廉洁自律的道德环境和健康向上的工作环境,从而以相同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方式把广大党员干部联系、聚集起来,增强整个队伍强大的向心的凝聚力量,形成一个齐心协力、共谋税收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突出廉政预防环境文化特色,发挥廉政文化监督功能。抓廉政必抓预防,反腐倡廉文化建设是一个大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廉政文化建设工作要与农商行工作并重,要一起研究,一起部署,一起考核,一起奖惩。要在考核业务工作的同时考核廉政建设工作。要把廉政建设贯穿于工作全过程,渗透在工作的各方面,有效前移防腐关口。一是寓预防于制度建设之中,筑牢预防职务犯罪防火墙。要严格执行述职述廉、民主评议、谈话诫勉、民主生活会、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和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建立健全及时发现问题和纠正错误的机制,防止小错酿成大错。二是寓预防于机制创新之中,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真正起到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作用。三是寓预防于监督管理之中,杜绝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系统上下严格落实财经纪律,坚持做到经费开支多方把关,大宗物品购买集体审定、招标采购,基建项目公开招投标。对苗头性问题,进行提醒谈话。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进行警示谈话。出现违规问题的,进行严处不姑息。

  突出廉政透明文化特色,发挥廉政文化总抓手功能。廉政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突出“阳光政务”透明文化特色,发挥廉政文化是总抓手功能,在塑造人们的精神世界、陶冶道德情操、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方面,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它具体反映了人民群众的一种文化诉求。要“瓦解”现在的“熟人社会”,尽快形成“规则社会”,最重要的措施就是加快“阳光政务”、“透明政务”建设步伐。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一蹴而就。面对新形势和新的任务要求,广大农金干部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下去,真正做到在思想教育中防腐、群众运动中反腐、法制建设中惩腐,努力开创农金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新局面,推动农金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