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黑龙江大庆油田采油三厂三矿召开的安全环保分析会上,安全副矿长指名道姓地对在近期查出的6个典型安全隐患进行深入剖析,并要求以后凡是安全讲评及考核都要“对号入座”。既要让问题现形,也要让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现身,不能因有所顾忌或照顾人情面子,而“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起不到惩戒和警示作用。
安全检查“对号入座”,这话到位。现在确有些人习惯在安全管理上当老好人,总觉得“问题不说透,能做好朋友”、“人情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其实,谁对隐患、违章讲人情,事故就对谁不留情,纵容很容易导致安全隐患的滋生。
“对号入座”,就是要把责任对号。对查出的问题,必须对照责任一一落座,该谁承担就谁承担。点名道姓的目的就是要让当事人脑门子出汗,坐不住板凳。下次再不敢犯同样的错误,使处罚达到切肤之痛。
很多事故的发生都因为员工的违章违纪行为,有的是漏检漏修,有的是长期不按安全操作规程作业,习惯成自然。虽然事故没有发生在我们身上,但其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在我们身上未必就没有苗头。
“对号入座“,就是要在反思中对号。学习安全案例不能只当热闹看,要设身处地想一想:假如我是当事人,会怎么办?我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思想隐患?如今很多单位推广的“安全经验分享”活动的好处就在于要从别人血的代价中警示自己,举一反三,查找隐患,整改提高;更要杜绝“看热闹”心理、侥幸心理、无所谓心理,否则,小隐患必将酿大祸。
糊涂人出了事故手忙脚乱,“亡羊”之后才“补牢”;聪明人把别人的事故当教训,不吃“堑”也能“长智”。要做安全生产中的聪明人,善于通过“对号入座”来“长记性”,从他人的事故中吸取教训,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加以杜绝,才能确保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