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其他同行相比,36524的特色就在于我们更注重大城市的网点建设。
——河北国大连锁原董事长 田彦平
●企业通过收购而达到做大做强的目的,这也是一种低成本扩张的方式。
——武汉中百集团董事长 汪爱群
●价格是主体,服务是第一,做生意要给顾客留下好的服务形象,这很重要。
——好美家公司总经理 王家生
●联合体中的每个成员单位都有个性的东西,要尽量规避与成员单位的利益冲突。
——山东家家悦董事长 王培桓
●沃尔玛是庆客隆的偶像,我们借鉴沃尔玛的模式和先进的管理理念,结合庆客隆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发展和延伸。
——大庆市庆客隆董事长 王状一
●企业经不起大起大落,经不起“拐弯”,一旦“拐弯”,人家就超过去了。
——京客隆集团董事长 卫停战
●我们常讲:百安居有一张中国的脸,有一颗国际的心。
——百安居中国区原总裁 卫 哲
●零售就是细节。我们经常做着琐碎的日常工作,以微薄的单价来累积业绩。
——苏州美佳倍顺原总经理 严学秋
●交流才会进步,学会才能创新,企业都是在不断学习中成长起来的。
——金虎便利董事长 金根虎
●相同的理念和认识为我们之间的合作提供了基础。“四方联采”从“四方联系”开始,先谈感情再谈合作。
——河南大张实业董事长 张国贤
●许多人认为公司倒台都是外部原因。其实不然,一个公司倒台,不是外围因素而是内部制度出现了问题。
——广百集团董事长 荀振英
●做企业, 不要“竭泽而渔”,而是要“放水养鱼”。
——永辉集团董事长 张轩松
●与狼共舞已经成为本土零售业不可回避的基本生存法则。
——物美集团原总裁 李凤江
●观念决定战略,行动决定成败。
——河北惠友集团董事长 张 健
●国企整合是必走之路,否则前途堪忧。在这期间,心态能否调整到位是最大的困难,要有信心和勇气来面对挑战。
——上海百联集团原董事长 张新生
●与其抱怨等待,不如率先改变。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浙江供销超市董事长 叶耀庭
●做生意首先要做人,要经营好自己做人的品牌,企业也是这样。
——胖东来集团董事长 于东来
●数字不能反映企业的全貌。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会只有资金问题,人力资源、后期整合等多种因素都会影响其发展。
——王府井百货股份董事长 郑万河
●做零售只要想干工作,就会天天有工作干,天天有新问题,天天有新感觉。
——北京翠微大厦原董事长 栾茂茹
●零售最本质的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长春欧亚集团董事长 曹和平
●要赢得尊敬,就必须把企业做好,或者创造出一种模式,要不就创造出一个行业标准。
——苏宁电器副董事长 孙为民
●做生意首先要想清楚是要赚钱,还是干事业。赚钱不一定有事业,但有了事业一定能赚钱。
——国美电器前董事长 黄光裕
●IT我不懂,但IT很重要,这我懂!
——红旗连锁集团董事长 曹世如
●我们有两个亲人,那就是顾客和供应商,顾客就是衣食父母,供应商是手足兄弟。
——北京华冠商贸公司董事长 张 兵
●人才是目前企业发展面临的难题。
——成都华联商厦总经理 蔡 明
●不平等政策使国内企业沦为“二等公民”,政府需要制定一个公平的游戏规则,不能为了招商而给予外资超国民待遇。
——河北国大连锁总经理 于树中
●我坚信本土连锁终会取代外资,只要我们坚持,暂时的泥潭和困境都会过去的,最终胜利属于我们的民族企业。
——浙江海港超市董事长 朱正耀
●商业是一个要求体现综合素质的行业。做商业重实践,需要从基层做起,全方位了解流通的每一个环节。
——青岛维客集团董事长 张贤存
●中国零售业必须首先把有限的规模集中在优势区域里面去做有效的规模。
——物美集团董事长 吴坚忠
●新形势下,如果一个企业缺少现代化管理手段,不能紧跟市场发展,终究会被对手打败。
——北京华冠商贸公司总经理 肖 英
●中国零售业已进入了新一轮的角逐,它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大规模、大力度的整合、发展和提升。
——杭州大厦购物中心总经理 童民强
●不断调整企业的战略方针,以适应市场的变化,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广东吉之岛总经理 三浦隆司
●未来我们要做中国流通行业的领军者。
——韩国乐天集团中国区CEO 卢柄容
●做零售业本来就应该保持低调,否则容易成为攻击目标。
——大润发大陆区执行长 黄明端
●将Tesco带到中国是我工作生涯中最难忘的时刻,中国是我们重要的市场之一,拥有巨大的潜力。
——Tesco中国区总裁 陶迩康
●做一个领导,第一要有能力,第二要有魄力,第三要有品德。只有能力没魄力,不敢尝试,不行;只有魄力瞎干、胡干,也干不成功;有能力和魄力,但品德不行,最终也会栽跟头,成不了大器。
——山东龙大集团董事长 宫学斌
●未来我们将把“为顾客省钱,使他们生活得更好”这一使命扩展到让人们在能源上省钱。
——沃尔玛原首席执行官 李·斯阁
●作为零售企业,其所经营的与其说是商品,倒不如说是为顾客的需求而“卖”。
——山西美特好集团总裁 储德群
●做老板在风格上或者说性格上要粗些,做事要细些,外粗内细。
——湖北富迪董事长 李俊明
●企业是根、文化是魂,核心技术就是你有的别人没有。
——辽宁兴隆大家庭董事长 李维龙
●过去没做过的,就是现在要做的。
——山东统一银座原总经理 叶永祥
●有人类存在的地方就需要我们,零售业与百姓生活紧密联系,不可或缺。
——安徽台客隆公司董事长 翁友定
●没有文化的队伍是乌合之众,没有文化的企业肯定不会走远。
——山西金威集团董事长 石树平
●降价的最终目的是方便消费者、达到与企业双赢,而不是赔钱赚吆喝。
—— Tesco中国副总裁 庄南滨
●真正的有机食品销售还不存在所谓的竞争对手,沃尔玛和家乐福才是竞争对手。
——乐活城生活馆总经理 余崇正
●我们的工资是顾客给的,对于自己的“衣食父母”你能不热情吗?
——乐天超市原副总经理 杨晓红
●要做中国的沃尔玛的思路是错误的,中国式沃尔玛永远做不过真正的沃尔玛,我们要有自己的东西。
——天津津工超市总经理 卢代盛
●育婴用品零售市场不是高科技,并非无法复制,但复制成功几率很小,经验、时间这两者都是不可替代的。
——丽家宝贝董事长 王 亮
●我希望盈利是个指标,而不是目标;是业务指标,而不是财务指标。
——港佳控股总经理 陶 冶
●在外国人面前,我们是中国人;在上海人面前,我们是麦德龙人;在麦德龙里面,我们是共产党人。
——麦德龙中国区副总裁 吕国满
●有时候我们得感谢竞争,因为它让我们焕发了活力。如果没有对手,我们就不会为竞争而思变。
——山东全福元董事长 舒 安
●零售就是做服务,零售就是做交流。
——北京华糖洋华堂董事长 城木信隆
●丹尼斯靠什么取胜?靠的就是扎实的底子。左手有高端百货,右手有量贩商超,前方是便利店,后方有物流中心。这样的“组合拳”一定能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郑州丹尼斯总经理 蔡英德
●外资是“狼”,我们不能因为害怕而变成了“羊”,我们应该以狼道的办法对付狼,才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合肥百大集团董事长 郑晓燕
●无须过多地改变,只需要将沃尔玛的经营理念与中国市场更紧密地结合并强力执行即可。
——沃尔玛中国区总裁 陈耀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