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河北省石家庄市联社牢固树立“大三农”观念,坚持立足“三农”市场定位,多层次服务三农,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需求,不断加强增投入、搞创新、提效率的举措,全面提升支农服务水平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力度。信贷投放总额和涉农贷款总额均创历史最高水平。
截止到2010年7月末,全市共发放各类贷款余额43亿元。涉农贷款余额达28亿元,其中: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2户,金额2.7亿元;支持旅游行业16户,金额3465万元;支持中小企业贷款12229户,金额1.3亿元;支持新民居建设1.3亿元;支持农民消费贷款3605户,金额1.7亿元。
精心打造“农贷通”
市联社全面实施以“进农户、进基地、进企业、进社区”、“送信用、送产品、送服务”为内容的扶持千村百万农户的惠农工程。联社“一班人”统一思想认识、坚持立足“三农”的市场定位,动员号召全辖6000多名农信员工摒弃“重工轻农”和“求大弃小”的认识误区,创新研发并适时推出了一款专为信用观念好,偿债能力强、用信频率高,周期短的优质农户量身定做的小额贷款产品——农贷通,从而解决了农户贷款难问题,满足了农户短期、频繁的资金周转需求。该联社先后制定出台了《小额贷款批量评级授信实施方案》、《小额贷款利率定价指导意见》、《小额贷款管理实施细则》以及《小额贷款操作流程》等制度与办法,以科技信息为支撑,以标准化、规范化、流程化、专业化、信息化为原则,打破传统经营模式,开展农户小额贷款业务的创新与推广工作。对选定的1000个行政村,百万个农户实行逐村逐户调查摸底,建立农户信息档案,组织专门队伍开展农户信用等级的评定与授信工作。
开通“三农速通网”
为方便农民申贷,发挥信息化系统优势,创新和拓展申贷渠道,策划制作并开通了全省第一家服务“三农”为主题的“三农速通网”,设立了网上申请贷款绿色通道,农户只要轻点鼠标即可在线申办贷款。不仅简化了贷款手续,突破了时空限制,也为农户节省了时间,节约了贷款成本。
石家庄市农村信用社在创新信贷产品的同时,将服务前置,6000多名农信员工走进千村,串遍百万农户,一方面宣讲信贷政策,另一方面对有贷款需求的农户主动调查,现场录入农户信息。采用指纹核查借款人身份,影像扫描采集客户信息,有效杜绝了顶冒名贷款。他们还将合同签订、会计处理、发卡支付等合并为一,实行“一站”式服务,大大方便了农户。
创新信贷产品
近年来,石家庄市联社将支农重点从数量型的低效传统农业向科技支撑型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转变;由分散农户向产业化经营转变;由单纯农业生产领域向生产流通领域转变。并对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等环保事业建设,促进农村资源的综合利用,优质高效的观光农业、生态农业以及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经济效益好的特色农业予以优先信贷支持。
在贷款方式上,该联社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抵质押贷款、自然人担保贷款、法人担保贷款等组合发放方式,推出了不同经营项目之间的交叉担保模式;开发出应收账款、仓单、矿山、贷款资产转让、银行承兑汇票等抵押贷款品种,大大满足了不同层次的客户需求。
不仅如此,该联社还积极调整支农措施,因地制宜的调整服务对象,从“小农业”向“大农业”转变,搭建“政府—农村信用社—企业”的合作平台,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用足、用好、用活信贷规模,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保险”、“批发市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保险”,等多种支农模式,并发扬农信人“背包下乡”的优良传统,从被动放贷向主动营销转变,深入农户和企业,送服务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