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0年9月1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尊重生命 从“细节”做起


  “特别提示:生命健康,自己把握。”9月1日,笔者走进重庆能源集团松藻煤矿千米井巷深处,看见类似于这样的安全温馨提示还有许许多多,着实吸引了笔者的眼球,还有其他细节,揭示了矿工对尊重生命、尊重安全的心声。

  视觉元素营造安全

  “您安全,我快乐;您受伤,我哭泣。”五年级四班丁鹏宇小朋友给父亲的一句安全祝福语,被刻在千米井巷深处巷道上。简短的话语,表达无数矿工孩子对快乐童年的感悟,期盼亲人在井下工作平安每一天。

  “度,干活守度;习,历练成习;律,纪律保证;持,持续抓进;升,全员提升。”在井下乘车地点335水平大巷,巷道四周被“视觉文化”表达的安全意境包裹,矿工心语代表了2000多矿工对煤矿安全的认知精髓。

  在6号吊挂人车乘坐点,蓝色镶嵌的瓷砖上悬挂着2副标语,其内容是:“宁可主动停一班,不愿五天不生产;宁可一个头面不生产,不愿全矿都不干。”看似专业的生产提示语言,却揭示了煤矿发生事故后停产整顿所付出的代价。

  一句句由矿工编写安全心语,一幅幅由矿工家庭构成的“视觉文化”,出现在千米井巷深处,在视觉感官的刺激下,让每一名矿工都认识到了:安全不只是一个人幸福,是全家老小的幸福,是社会的和谐。

  禁止矿工步行

  当天上午,笔者在该矿矿长郑培虎的陪同下,登上长长的地心客运列车,经过4000多米的335水平巷道,却没有见到一名矿工步行上下班,这让笔者产生好奇。

  “矿工上下班把时间耗在路上,工作时间相应减少,有的矿工着急,慌慌张张的,就容易出事故。”在矿党委副书记田仁海的介绍下,笔者明白了335水平运输禁止行人的缘由。再来到335水平运输大巷6号吊挂人车(猴儿车)处,700多米,20度坡度的上山,类似于缆车的猴儿车以每秒1.5米速度来回运转着,矿工随时都能乘坐上下班。无缝对接的人员运输系统,解决了矿工上下班步行的疲惫。

  有着20多年驾驶电机车接送矿工经验的廖真华说:“每小时开启的一趟客车接送矿工,随时乘坐的吊挂人车开行,这都是企业对矿工生命安全的关怀,我的工友们不再为上下班多耗时间而慌里慌张工作了。”

  据了解,该矿井下采区距离地面10公里以上,采取定点、定时、分区域开行了客运班车,超过垂直高度50米的上山配备了吊挂人车,确保矿工上下班安全。

  安全细节贴心

  “安全停车感应器。”在吊挂人车上下车地点,一根不起眼的触摸停车“应急绳”映入笔者眼帘,在平常人的眼里它不重要,在矿工眼里却是生命安全“保障绳”。

  在乘坐吊挂人车过程中,笔者途经了280、235、190、145、100水平上下车地点。特别是145水平处的一条20度的排水沟上,一根从190水平垂直往下的排水烟囱看似很简单,被设计者、施工者做的非常细微。垂直而下的水管不是直接进入排洪沟往下直排,而是朝上方流入沟内。

  松藻煤矿安全设施做到“细节化”装备,做到“人文化”设计,从吊挂人车触摸停止绳,从排水沟反相方向下排矿井水的细节中看到安全重细节的落实。

  采访中,许多矿工则认为,煤矿把安全抓细了,设备保护装置多了“安全套”,事故发生的几率就相应减少,矿工就不会受到伤害。矿工张凤军说:“尊重生命,最终安全,从细节做起,事故决不会来,我和我的工友都安全了,就是全家人的幸福哟!”

  (蒲德贵)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