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0年9月2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隐患,敌不过他们的敏锐
——湖南岳阳巴陵石化基层职工践行“我要安全”的三个小故事

  年初以来,中石化巴陵石化在深入开展“我要安全”主题活动过程中,发动广大职工立足岗位,在遵章守纪、精心操作、规范操作的同时,仔细查找各类隐患并及时整改,确保安全生产。这里,便讲讲三个新近发生的排查整改隐患的小故事。

  丙烯原料含水多,阻!

  7月14日晚11点55分,巴陵石化合成橡胶事业部聚丙烯车间南线精制岗主操周湘鲁,接(零点)班后进行巡检。

  当巡检至脱硫线时,他发现脱水包内的水异常多。脱硫线是原料丙烯进入车间的第一关口,具有脱水、脱硫的重要作用,一旦不合格的原料通过脱硫线进入装置,将影响全车间安全生产。

  按照惯例,废碱罐内早应有气相丙烯喷出,而今天怎么长时间排不干净呢?他开始认真逐一检查全线各塔,确定非脱水包上水阀关闭无误,排除了是自身系统的水窜入脱水包的可能,准确判断出是外供物料内含水较多。

  面对紧急情况,他一边立即通知班长,一面留守现场对脱硫线四个塔轮番进行排水作业。车间值班员孙崇君在接到班长孙勇波的报告后,快速赶到现场,要求北线聚合岗停收原料丙烯。

  为了防止已收入塔内的含水丙烯进入北精制系统和罐区,他们在确定停止收料后,切断了去北线精制系统的流程,并对已受影响的脱硫线进行前期物料处理,为抢修做好准备。

  凌晨1点30分,车间领导闻讯赶到了现场协调处理。由于供销部至车间的外供丙烯管线较长,他们分析管线内必然还残存大量的水。为防止含水丙烯再次进入车间原料系统,将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车间领导果断决定北线聚合“分步暂时停车”。

  当晚,他们伴着倾盆大雨在现场整整忙碌了一夜。第二天一早,车间组织人员抢检,以最短的时间恢复了脱硫线的投用。车间领导说:“正是周湘鲁的及时发现,当值人员的果敢处理,才避免了险情扩大,避免了几百万元的经济损失。”

  液化气泄露,急!

  7月31日,星期六,湘北大地,高温炙烤。 

  中午1点左右,巴陵石化环氧树脂事业部氯丙烷车间一班班长曾庆君像以往一样,对整个装置进行又一轮巡检。

  当他巡检到液化气罐区时,闻到一股淡淡的液化气味道。他脑海里一下子闪出一个念头——有液化气泄漏,必须尽快找出漏点!

  曾庆君马上对所有的液化气罐和管线、机泵进行仔细检查,最后发现味道是从一个液化气稳压罐底部处散发出来的,他通过对讲机叫来班员,一同轻轻地打开液化气稳压罐底部的保温层。

  果然,罐底部排尽管已经腐蚀穿孔,液化气正一股一股地向外冒。他立即把险情报告正在车间值班的领导和事业部调度,及时采取应急措施紧急处理,一边将液化汽稳压罐切到旁路,一边对液化汽稳压罐进行泄压、置换……

  曾庆君穿着汗水湿透的衣服,和班里同事一同忙活,投入到紧急排险中。他们用高分子材料对漏点处进行修补堵漏,及时消除了重大安全隐患。下午,液化汽稳压罐正常投用。 

  事后分析,这是一个很隐蔽的漏点,如不及时发现,稍有闪失就会发生重大火灾事故。曾庆君就是用他那高度的责任心为装置排除一起重大的安全隐患。

  硫化氢来历不明,查!

  9月8日下午4点左右,巴陵石化己内酰胺事业部安环室主办王春志在环保装置检查工作时,发现蒸汽冷凝液中带有硫化氢气味——有异常!他立即向事业部报告。

  该部主管副经理闻讯后后立即带领有关人员赶赴现场查实。经现场确认1.0兆帕和0.5兆帕的蒸汽管线中带硫化氢气味。

  因该部蒸汽管线与相邻的动力事业部和化肥事业部蒸汽管线相连,硫化氢气味来历不明。他们向公司生产部汇报后,也向动力事业部和化肥事业部发出协查请求,并对内部各等级的蒸汽及其冷凝液、锅炉水加药系统、硫酸装置进行全面排查。

  与此同时,他们紧急将含有硫化氢气味的冷凝水外排,避免硫化氢串入其他系统。

  大规模的排查持续到第二天上午9点半,终于发现源头来自动力事业部到己内酰胺事业部的一条蒸汽管线。根据公司要求,己内酰胺事业部生产室调度长江群航带着两名职工分两组,顺着管线向上游接动力事业部和化肥事业部的蒸汽管线继续追查。

  当天上午11点,在化肥事业部新合成装置的一台换热器中,他们判断硫化氢气味来自该换热器倒淋排出的蒸汽。经公司协调,立即将化肥蒸汽切出,己内酰胺事业部蒸汽中硫化氢气味逐步消失。

  通过己内酰胺事业部和公司生产部、设备能源部、化肥事业部、动力事业部、技术中心的协作,在20小时内,及时确认和有效处置了一起蒸汽中夹带硫化氢的特大隐患,避免了己内酰胺事业部价值1000多万元的羟胺催化剂恶性中毒以及其他次生事故的发生。

  (彭展 侯明霞 谢辉  彭森林)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