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是平民群众为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而组织起来的组织,如何办合作社宣传教育工作十分重要,所以合作社人从一开始就很重视办刊、办报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不久,中央合作事业管理局就办《中央合作通讯》,1954年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成立后,改名《中央供销合作通讯》;在国合合并期间,于1984年办《合作经济》杂志,以后改为《中国供销合作经济》,2004年改为《中国合作经济》。这些杂志对宣传合作社理念、推动改革、促进发展、宣传典型起了积极作用。
1995年,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恢复成立后,于当年10月6日创办《中华合作时报》,是中国合作社历史上第一张报纸,至今已有15个年头。遵照《发刊词》的宗旨,在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指导全系统改革和发展,维护合作社的合法权益,反映广大读者呼声,引导农民发展商品生产,促进城乡物资交流,宣传推广供销合作社系统新形势、新典型、新经验、新成就等,做了大量的宣传,受到各界和供销合作社广大干部职工的肯定和好评。
我是一个老合作社人,是《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的忠实读者,我对一报一刊的基本评价是,做了大量的宣传舆论工作,起了很好的导向作用和促进推动作用,为供销合作社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功不可没。我作为读者感谢你们的辛勤劳动。在此,我特别强调,在成功策划组织新中国供销合作社成立60周年的纪念活动中,集中突出地宣传了60年来供销合作社蓬勃发展的历史和为“三农”服务中做出的贡献,突出了“60人·60事·60社”的典型,纪念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场面宏大,内容充实,既生动活泼,又严肃认真,反响很大。这是新中国供销合作社历史上第一次,历史将会重重地记上一笔,望把这种风格发扬光大。
我是一个痴迷的合作社人,历来看重合作社的宣传教育工作,因而期盼《中华合作时报》越办越好。从而建言:
一、努力把平日的宣传报道搞好外,每年需要根据形势集中人力、版面办一两件有影响的大事的宣传报道,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树立供销合作社形象,鼓舞合作社人的士气,推动供销合作社事业的发展。
二、宣传报道要针对供销合作社组织状况、人员构成、年轻人、新人较多的实际,搞一系列宣传,如突出四个方面的宣传,即合作社理论、合作社历史、合作社基础知识、合作社事业心,目的是提高干部职工的政治业务素质。
三、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宣传,包括组建合作社的典型、合作社民主制度和农民社员密切关系的典型,联合社合力作用的典型等。
四、把合作社味搞得再浓一些,如大标题把“供销合作社”五个字,突出起来,不能“供销”这个,“合作”那个的,须知仅合作不结社不是合作社,“供销”两字之所以谁都可以用,当然,内容更重要。
(作者系总社离休老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