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国庆黄金周还未结束,潢川县光州牌信阳红茶评鉴会已在河南信阳潢川县举行。紧接着,10月10日,潢川县光州牌信阳红茶北京专家品鉴会在京举行。来自北京、上海、浙江、河南的茶叶专家与潢川县领导、信阳茶办领导,以及北京的茶企领导等,分别在两地品评了潢川县光州名茶精制加工厂研发的光州牌信阳红茶。
色泽乌润、外形紧结、汤色红亮、滋味甜醇浓酽的光州牌信阳红茶,为品评者带来了惊喜,也为潢川县拉开了“信阳红风暴”的帷幕。评鉴组组长、国际茶业科学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于观亭高兴地赞誉:“信阳红,光州香。”
缘起
“信阳红风暴”是信阳市委、市政府组织的信阳、郑州、北京三地联动的宣传活动,目标直指提升“信阳红”的品牌影响力和公众认知度,期望扩大市场占有率并将其推向全国。自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去年底视察信阳提出尝试开发红茶后,今年春节一过,信阳就开始了红茶研制。3个月后,“信阳红”诞生。5月份,信阳红的开发生产全面铺开。
长期以来,信阳以生产信阳毛尖著名,多做春茶绿茶,夏秋茶树资源利用率不高。开发信阳红,是调整优化茶产品结构、拉长茶业产业链条、促进当地茶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大背景下,潢川县委、县政府积极行动起来,大力推进红茶开发生产,狠抓各项任务落实,取得显著成效并走在了全市前列。
5月起,该县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建成光州牌信阳红研发试验基地,引进红茶加工机械设备16台套,实行标准化、清洁化生产,生产规模日产量达500公斤以上。
与此同时,当地龙头企业潢川县光州名茶精制加工厂抓住机遇,及时聘请了上世纪60年代安农大茶学系毕业生、高级农艺师李林,茶叶高级技师、信阳市十大制茶能手之一的彭予生和当地红茶制作乡土专家6人,成立光州牌信阳红研发攻关组,严格按照国家功夫红茶生产标准,率先在全市试验研发生产红茶,一举获得成功,并形成了一套从萎凋、揉捻、发酵、烘干到提香等全过程的完整的光州牌信阳红加工新工艺;该厂厂长刘祥国,也因悉心组织研制生产光州牌信阳红、解决了夏茶出路助农增收,受到当地政府和广大茶农的好评。
信阳红拓宽潢川致富路
潢川是古光州府所在地,地处豫东南五县中心,北临淮河,南依大别山,是全国有名的粮食生产大县,也是花木之乡,有着悠久的种茶历史。茶叶品质溯源,在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唐代茶圣陆羽《茶经》中有“淮南茶,光州上”之说。
潢川县副县长郭克明介绍,近年来,信阳市高度重视茶业发展,潢川县也在积极探索茶叶经济发展之路,致力于茶产业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经过近5年的打造,潢川的茶叶种植面积发展至8万多亩,茶叶总产值年近2亿元,从一个产茶小县一跃成为全国重点产茶县。潢川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潢川县光州名茶精制加工厂为龙头,以信阳市光州茶业专业合作社为纽带,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促进农业增收。2010年,全县从事茶产业的企业、合作社已发展到18家,在全国的茶叶经销点达20几个。光州牌茶叶被确定为河南省名牌农产品,“光州”商标被授予河南省著名商标,光州品牌成为中国中部崛起最具发展潜力品牌,茶产业成为县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主导产业。
目前,潢川县已累计生产红茶2万多公斤,在北京、郑州、深圳、信阳、潢川等地批量销售上万斤;带动该县及周边县2万余茶农开展夏秋茶生产,茶叶鲜叶利用率较往年提高50%以上,实现茶农亩均直接增收400元以上,大大调动了当地茶农发展茶产业的积极性。
红茶的生产,为信阳茶产业发展开辟了新路。我们相信,在信阳市及潢川县政府的正确引导和大力支持下,在潢川茶企、茶农的共同努力下,光州牌信阳红的路会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