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5月1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文祥”养蜂专业合作社创新科技养蜂


  文祥养蜂专业社理事长陈定文在检查蜂群。
  陈定文发明的蜂王台将大量发展养蜂业。

  重庆市巫山县供销合作社龙井绿水文祥养蜂专业合作社,为科技饲养中蜂创造条件,建成种蜂场,还实现创新科技养蜂,提高了蜂蜜产量和质量,确保2012年实现养蜂2万群、产值3000万元,助农增收万余元。

  创建种蜂场

  为科学发展养蜂业,合作社决定首先建设种蜂场。

  在县农委、畜牧局的指导下,文祥养蜂专业合作社精心制定了种蜂场的科学规划,认真选址,投资150万元组织施工建设。

  经过半年多的艰苦努力,种蜂场主体工程已完工,室内装修已进入尾声。种蜂场楼房3层,近600平方米,将购进机器设备,完善功能配套,放置300多箱种蜂科学繁殖和进行蜂蜜加工。此项工程为科学发展养蜂奠定了坚实基础。

  创新养蜂技术

  合作社理事长陈定文虽然只有中学文化,但他聪明能干、善于思考,加上19年养蜂的宝贵经验,他联系实际,苦心钻研,近年来已发明创造了多项养蜂技术,并经实践检验获得了成功。

  制作立体蜂箱。陈定文详细研究了中蜂的生活习性,抓住了中蜂喜欢立体式蜂箱的特点,他将蜂巢片立着放,制作了立体蜂箱。中蜂喜欢先筑上半部蜂巢,采花酿蜜封顶后,他再将巢片倒放,让中蜂在空巢片上继续筑巢酿蜜,这样就提高了2到3倍的产量。

  制作蜂王台,迅速发展蜂王。众所周知,发展蜂群必须要有许多蜂王,蜂王越多发展才能越快。陈定文精心制作了1根木条,在上面做1排蜂王台,每个台窝里可培育1只蜂王,每只蜂王可发展1群蜂。他应用了“鸡下蛋,蛋孵鸡”的原理,高速发展了养蜂业。

  碱水防治中蜂蜇。2010年冬天,重庆市首席养蜂专家谭宏伟来到文祥养蜂专业合作社视察、指导工作,见到陈定文脸上浮肿,问及原因,陈定文回答说:“蜂子蜇的。” 谭宏伟告诉他,可用“酸碱融合”方法防蜇。他立即悟出了用碱水防治的方法,试验果然有效,改变了中蜂的性格,再不蜇人。

  防治蜂王“远走高飞”。过去,蜂王容易带领蜂群逃飞,有的远飞不归,对农户造成损失。陈定文发明了一种方法防治。他制作了1块隔板将蜂王控制起来,再没有发生蜂群“远走高飞”的事了。

  说起发展养蜂,陈定文信心百倍、干劲十足。他要创办重庆市最大的养蜂专业合作社。2011年自己养蜂要发展到1000群,合作社发展全县农户养蜂1万群。2012年,自己再增加1000群,合作社在全县养蜂发展到2万群。如果每户养10群中蜂,每年可实现万元增收。目前,陈定文请两位木匠在家里做立式蜂箱,创新发展“立体式”养蜂。“姐姐做鞋,妹妹学样。”他创新科学养蜂方法并带头养蜂,合作社社员也都积极发展养蜂。陈定文说他有些科技养蜂发明要申请国家专利,发展中国养蜂事业。

  文祥养蜂专业合作社现在已经通过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注册了“文祥蜂糖”商标,外销有防伪商标。如今客商上门购买30元/斤,供不应求,比市场价高出一倍,深受客商青睐。

(唐探峰 文/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