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江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提出了着力打造一艘服务地方经济的“金融航母”。泰和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在江西省联社的引领下,以业务营销为主线,提高效益,做大业务规模;以风险防范为重点,规范管理,全面提升资产质量;以企业文化为载体,加大宣传,树立良好社会形象。如今,泰和县联社这艘具有强大战斗力的“金融航母子舰”已然启航。
编者按:
有这样一支团队,如波涛般高亢激昂;有这样一支团队,似春风般暖意融融。他们,以真情的音符谱写奉献的旋律;他们,以如歌的行板高奏敬业的华章!他们,就是江西省泰和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这个团结、和谐、奋进的集体。
他们用三年的开拓奋进,使泰和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各项贷款余额翻了一番,各项存款余额翻了两番,各项收入翻了三番,利润增长近400%。
他们成功地为江西省农村信用联社这艘金融航母打造了一支具有强大战斗力的航母子舰。
他们是开拓奋进的先行者,正因如此,他们不会停下昂首前行的步伐……
用创新引领发展
“我们要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创新,抓住一切发展的机会,争取一切可能的客户。”泰和县农村信用联社理事长郭先境的话铮铮作响。
存款,是立社之本、发展之源。为了做好组织资金工作,泰和县联社更新理念,积极创新,大力开拓潜在市场。2010年初,该联社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对个体工商户进行走访的扫店活动。信贷员带上一份小礼物、一张宣传单、一张名片,挨家挨户走访泰和县的个体工商户,除了上门揽存,也为信贷业务做好调查摸底。此次活动,该联社共走访店铺商户8000余户,新开设账户商户1400余家,增存资金5000余万元。
为了增加存款的来源,该联社每周都会及时与泰和县财政局沟通,掌握政府资金信息,及时协调开立账户。2010年,该联社共联系开立对公账户126户,其中基本账户81户,吸存资金达1.5亿元。
在做好组织资金工作的同时,该联社还积极拓宽资金的运用渠道。
为了满足客户多方位的资金需求,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地信贷支持,泰和县联社积极创新产品,开办了船舶抵押贷款、汽车合格证质押贷款、再生资源退税企业贷款等新兴信贷品种,满足了客户多样化的资金需求。同时该联社还制定了科学合理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依据客户资信情况、经营实力、历年贡献度等相关情况实行差别利率定价机制,挖掘潜在客户、保住现有客户、对接黄金客户,全面提升客户贡献度和忠诚度。
不仅如此,在做大做强文明信用农户贷款、农户联保贷款、自然人评级授信贷款、林农授信贷款等业务的基础上,泰和县联社还开展了小额农贷提升工作,开办了公务员授信贷款、专业合作社贷款、茶叶信用共同体贷款等信贷新品种。
此外,泰和县联社领导班子认真分析县域经济发展特点和趋势、国家信贷政策,谋划各项业务。如在满足客户有效信贷资金支持的基础上,加大了对资金的营运力度,把资金委托给江西省联社购买债券或上存,资金营运效益明显提升,为实现今后3至5年的财务收入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心贴心的服务
“信用社心贴心的服务感动了我,让我真正享受到了‘金牌服务’,所以我把其他银行的账户全部注销了,全部都移到了信用社。”泰和县某企业负责人肖总如是说:“我的企业,是去年泰和县交税最高的企业,这也多亏了信用社的帮助。”
“服务”是金融机构之间一教高下的首张“王牌”。在江西泰和,客户所体验到的,是泰和县联社员工提供的心贴心的服务。
泰和县联社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杜绝“重业务、轻服务”的片面发展观,做到既抓业务,又抓服务,持之以恒地开展客户服务工作。
凡重要客户,泰和县联社必定在其生日送上蛋糕和鲜花表示祝福;天气变化,该联社必定发送短信提醒客户注意增减衣服,保重身体;新店开业或者乔迁,该联社定会派人到场祝贺,献上花篮;家中有红白喜事,该联社领导班子也指定人员前往关心慰问。
例如,该县宏标汽车运输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林洪标先生是省青联委员、全省“十大杰出青年”,其父亲不幸辞世,泰和县理事长郭先镜亲自前往悼念,林洪标非常感动,后来经过对农信社服务水平的不断了解和体验,他决定让公司下属的一千多名运输户在信用社开设账户。
不仅如此,泰和县联社还推行了首问负责制、限时负责制、上门服务制等措施,提升客户满意度。该联社对信贷业务操作流程进行了全面优化,减少了办贷环节,提高了办贷效率,节约了客户办贷时间。
泰和县联社通过服务创新尽可能地满足客户的需要,实现企业价值和客户需求的最佳结合。同时,该联社通过改善服务手段、提升服务水平,从市场上争取了一批优质客户,为联社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为地方经济发展插“金翅”
泰和县联社把助推地方经济发展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开拓创新,通过为“三农”和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插上了“金翅”,形成了社、农、企“多赢”的良性局面。
“农村信用社的根在农村、基础在农村、优势在农村,必须巩固农村阵地。”泰和县联社理事长郭先镜认为,农村信用社是“农”字当头,首先要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
为了使农民朋友更好地了解农信社的服务和金融产品,泰和县联社加大信贷业务宣传,送金融知识下乡:组织信贷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讲解金融知识,推介农信社金融服务新产品;在各乡镇制作墙体广告;与邮政速递公司合作,派发邮送广告。
在2009年,泰和县联社就开展了小额农贷提升工作,扎实开展调查摸底、资信评定和评级授信等工作,为小额农贷的做大做强打下了基础。
2010年,泰和县联社又一次扎实推进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提升和百福惠民卡的调查摸底工作,真正把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作为降低信贷风险、拓宽支农渠道和增进资金效益的有效手段。截至2010年12月底,该联社百福惠民卡调查摸底户数为32953户,共对32953户农户进行了评级授信,授信金额达73508万元;小额农贷余额达29154万元,累计发放小额农户贷款30791万元。
在巩固农村主阵地的同时,泰和联社还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帮扶中小企业发展,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良好的金融服务,为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推进规范化 强化执行力
面对日益复杂的经营管理形势,泰和县联社以科学发展、有效发展、平稳发展为主线,追求发展规模、发展质量、发展效益的统一,将合规作为一门独特的银行风险管理技术,渗透到风险管理框架之中,实行精细化管理,使自身取得了长远的发展。
为了让员工树立合规意识、提倡合规行为,泰和县联社积极抓好员工的合规文化学习,邀请泰和县检察院的同志为员工讲授金融职务犯罪的危害及如何预防等知识,改变“重事后检查、轻事前防范”的风险淡薄意识,注重把风险关口前移,引导全员树立全过程的合规意识。
泰和县联社把所有的业务都纳入合规检查中,严格落实江西省联社管理操作流程,引导全员业务行为的合规化,以合规的行为防范业务操作风险和人为道德风险。对不按流程操作的相关责任人,该联社按照《工作人员违反流程操作扣分管理办法》实行严格的扣分处理,给予相应经济或行政处罚
该联社建立了远程监控中心,实现了对所有营业网点24小时不间断的远程监控,提升了风险防控水平。
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方面,泰和县联社开展了“五个一活动”。即:邀请党校老师为机关支部全体党员上一堂党课;组织机关支部党员和各支部委员进行一次廉洁宣誓;重温一次入党誓词;组织各支部委员进行一次廉政演讲;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观看一次反腐倡廉题材电影。
为了提升员工的执行力,泰和县联社实行了定期的工作汇报制度。该联社各科室每周召开例会,要求县城网点负责人每天发信息汇报情况,要求基层网点主任每月发信息对所做的工作进行汇报。
激发能量的“动力源”
在现代经济条件下,在日益激烈的竞争市场中,泰和县联社按照现代化的一流企业、一流银行的标准,建立起一支符合现代银行要求的员工队伍。
为了充分凝聚人心,提高凝聚力,使员工有归属感,让单位拥有家一样的温馨氛围,泰和县联社积极做好员工人文关怀“七个一”,体现了对在岗职工的关怀,即:边远山区营业网点员工一份津贴、职工住院一定探望、职工子女升学一份奖励、职工亲属丧事一份哀悼、职工每年一份健康体检、先进工作者一次外出考察学习。
在基层营业网点设施方面,泰和县联社也实现“九个一”,即:一个通讯设施、一台洗衣机、一台冰箱、一台热水器、一套净化水设施、库房一台空调、每名员工一根网线、一根数字网络电视线、一台彩电。
为了提升员工素质,加强员工的业务素养,泰和县联社开展了每周一学习、每月一培训、每季一竞赛的“三个一”活动:每周一晚上对县城网点及各科室员工组织业务培训;每月对基层网点柜员、客户经理、会计、主任组织一次业务培训;每个季度组织全体员工举办一次岗位技能竞赛,使全体员工轮训面达到100%、各岗位轮训面达到100%、各业务品种轮训面达到100%。
因此,该联社上下员工形成了人人讲工作、个个谈业务的良好氛围。
不仅如此,泰和县联社还一直坚持民主集中制,做到重大问题集体研究、事前沟通,不搞个人说了算。出台工作方案和办法时,该联社能充分征求全体员工的意见建议,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聪明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