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讯(记者 岳彩周)近日,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副司长王斌在山东金乡有机大蒜新闻发布会暨产销(农超)对接推进仪式上表示,农产品买难卖难,农超对接未见起色,关键原因是大多数连锁零售企业至今没有自己的生鲜配送加工中心,不能有效降低配送成本,而农民也没有这方面的配送能力。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副秘书长陈烁在会上介绍,目前我国农超对接工作还处于初级阶段。
随着超市间的竞争不断加剧,如何提升核心竞争力,如何改变超市现有的盈利模式正成为连锁零售企业高度关注的问题。
但全国50个农超对接示范项目调查显示,农超对接产品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例普遍偏低, 42家零售企业的该项指标不足15%。超市还远远不是农产品销售的主渠道。
陈烁表示,截至2010年底,全国已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为36万家左右,其中4万多家合作社实施了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标准,即具备了与超市对接的条件,但目前已经与超市实施对接的不足三分之一,其中的关键瓶颈是很多超市缺少生鲜配送中心。
专家呼吁,在生鲜配送中心建设方面,各级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征地、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在农超对接方面,简化农产品增值税抵扣手续、乃至免征农产品增值税,这些措施将有利于扩大农超对接规模和提升农超对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