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1年5月2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本土零售业能不能请“洋教头”


  境外人士有在台湾、日本、欧美等零售较发达地区的经历,其零售经验比较丰富。但是大陆许多企业的顾忌就是成本较高,更宁愿自己摸索着发展,自己经营。因为台籍高管在大陆企业的薪资是大陆同级别人员的2至3倍。但是大陆的企业家应该考虑,现在不花小钱,以后会付出更多代价。因为其在摸索阶段如果成功那万事大吉,但是失败的话,就得从头再来,而且打破以前的模式,会造成更大的成本浪费。

  ——陈基祥(原WOWO便利总经理)

  

  目前零售业已经国际化了,请境外和请国内的高管差异不是太大,再好的团队或者个人都最终会被企业所溶解。但是话说回来,市场经济本身就是舶来品,欧、美、日等会在这方面更成熟一些,不仅是零售业,在其他领域如IT、制造业等,都有请外援的渴望。境外高管的费用虽然高,但其能够迅速地将规范的管理和先进的理念导入进来,尤其是对于那种正在壮大的企业和已经做大的企业来说,这样的需求比较迫切。我个人建议企业,境外高管在入职时一定要先做好文化的磨合。

  ——何建军(零售专家)

  

  零售企业请外籍高管更多的时候,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为了上市做宣传,很多零售企业会选择找一个境外团队。在股价波动的时候,企业往往也会考虑请一个国际团队,来稳定股民。

  ——刘文烽(北伦国际零售管理机构总监)

  

  有些企业引进高管的心态太过极端。认为花点钱请境外团队来,把他们的优势学过来,再请一个……通过这样的循环,这就形成了自己企业独特管理文化,但如果企业的文化缺乏这种消化能力的话,最后往往沦为“四不像”。其实哪种思路都可以成功,但必须要把这种思路发挥到极致。现在很多零售企业把一种功夫学到六七分就觉得可以了,事实上还差很远。在这些功夫上,企业往往在借鉴“术”,但真正重要的还是“道”。如果没有“道”,只去玩弄“术”, 这个企业是走不远的。

  ——胡春才(上海尚益咨询公司总经理)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