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1年5月3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王茂俊:安监战线的忠诚卫士

李春霞

王茂俊(中)检查烟花爆竹安全。
王茂俊(右2)检查工地安全生产工作。

  他的离去,不仅让当地干部群众落泪,更让全国安监战线的干部职工动情,他带着对辖区内32万百姓的牵挂,离开了工作10年的安监岗位。但他的精神永存,不仅在他工作过的河南省漯河市源汇区,在河南省、在全国安监战线,他已成为当地百姓心中的一座丰碑,永远地矗立着。他离开时年仅52岁。

  国家安监总局局长骆琳为他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在全国安监系统大力宣传他的先进事迹。他就是原河南省漯河市源沤区安监局长——王茂俊。

  他爱岗敬业,换来6年无死亡事故

  2010年11月22日,是一个平常的日子,但就在这天,在医院病床上的王茂俊永远合上了双眼,永远离开了他热爱并坚守了10年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岗位。军人出身的他,先后担任过源汇区商业局公司副总经理、商业管理局副局长,从2002年开始分管安全生产工作,2005年担任区安监局长,直到患肝癌医治无效不幸去世。

  同事们都说,他患病的主要原因是长期劳累过度。

  然而因为他的爱岗敬业,换来了源汇区连续6年无死亡事故的好成绩。他的爱岗敬业让他积劳成疾,也让群众深切地感受到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

  源汇区安监局成立于2003年,王茂俊从区经贸计委安全科带了7名工作人员来参加组建,自己担任副局长。当时他们面对的是全区300多家各类企业,42个大型商场、专业市场,1.5万家个体工商户,其中很多是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

  然而,6年来,在王茂俊的带领下,源汇区不仅没有发生生产安全死亡事故,而且隐患罚款数字也为零。全区安全生产工作走在河南省前列。      

  作为漯河市商贸物流中心的源汇区,辖区一部分系城乡结合部,各类企业千差万别,点多面广,安全生产监管难度很大。但就在这样的条件下,王茂俊带领安监人员创下了连续6年工矿商贸领域安全生产死亡事故为零,安全生产工作连续5年全省领先的好成绩。

  在源汇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中,没有执法罚款这种其他地区惯用的有效手段。“对隐患不罚款,并不意味着放松管理。每当发现隐患,王茂俊都会派人盯着整改,不整改到位就不撤人。”源汇区安监局党组副书记韩春友说,“在我们源汇区,只有出了事故才罚款。”

  在不罚款的监管工作中,王茂俊靠什么办法来保证工矿商贸领域生产安全事故零死亡目标的实现呢?他靠的是全身心的投入!自从担任区安监局长以来,他几乎没有了休息日,所有的节假日都在工作。累了,在办公室或者在车上打个盹,饿了,泡面就咸菜。不论寒暑,不分假日,王茂俊在辖区内不停地奔波,以至于身患肝癌还浑然不觉。

  在王茂俊的办公室,记者看到了他生前的工作记录,篇篇关乎安全;在他四五平方米的宿舍只有一张小床,让人无法想象一米八几的他如何在这床上休息。床头堆着一摞摞关于安全生产的宣传资料。工作人员介绍说,这个小房间就是王局长的宿舍,是从办公室分隔出来的,平时其他安监员加班也可以到这里来休息。

  他敢于创新,以身作则带出好队伍

  源汇区商贸企业多,监管任务繁重,但这样的条件还实现了连续6年生产安全零死亡事故。这主要得益于王茂俊的工作创新。“王局长设计的红黄蓝三级安全监管办法非常管用。”源汇区马路街办事处副主任张凯说,不仅马路街办事处有这样的图表,其他街道办事处也都有,全省都在推广这种监管办法。据介绍,红色代表一级管理单位,包括大型娱乐场所、建筑工地、有锅炉的洗浴中心、大型超市、大型饭店等;黄色代表二级管理单位,包括大型服装店、大型婚纱摄影店、火锅店等;蓝色代表三级管理单位,包括小烟酒店、小超市、小饭店等。其中,一级管理单位由街道办事处安监办直接监管,每半月检查一次,并将相关数据制成立体图表,挂在墙上。无论哪里发生险情,只需要30秒钟就能找出准确位置。

  到源汇区走马上任,王茂俊看到的是复杂的安全生产情况,隐患四伏,排查工作量大,经费紧张。为此,王茂俊多次到区里找领导协调,最终获得20多万元投入,用于基层各单位制作“红黄蓝”安全监管示意图。

  一个单位能不能有所作为,关键在一把手。王茂俊深刻意识到自己的带头作用。特别是在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时,他不仅大胆而且敢于坚持。比如,“红黄蓝”安全监管试点工作,他们仅用一个多月时间就圆满完成任务。

  “在这儿搞‘红黄蓝’试点时,我们办事处只有3名安监员,人手远远不够。为掌握第一手资料,王局长40多天和我们一起工作,仅拉网式排查就搞了3遍。”张凯说,王局长的工作作风感动了大家,其他安监员都毫无怨言地跟着他不计报酬、不讲代价地工作,“他以身作则带出了一支好队伍”。

  近年来,媒体时常曝光一些人情执法、钓鱼执法的案例,个别执法人员的徇私枉法行为严重败坏了执法部门的形象。河南安监系统也查处过一些负面案例。

  那么,如何提高源汇区安监队伍的整体素质?

  王茂俊十分清楚,要塑造一支作风优良的执法队伍,必须有一套完善的制度规范大家的执法行为。在王茂俊的主导下,经过局领导班子多次研究,源汇区安监局正式推行包括服务卡、明白卡、回访卡、意见卡的“四卡”制度。“服务卡”上注明区安监局提供的服务内容、执法人员的承诺和对执法人员的九条纪律;“明白卡”上载有相关政策法规,经营单位可依此规范经营行为;“回访卡”为安监局定期回访企业时发放,主要是看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是否符合程序,是否为企业服务到位,是否有违法违纪行为;“意见卡”主要是在针对有关单位不按规定整改进行处罚时,发给当事人的,被处罚人如果对处罚行为不明白或感觉存在不公平现象,可以提出意见,还可以投诉相关执法人员。

  在百汇石油公司,记者见到了“四卡”中的“服务卡”、“明白卡”、“回访卡”,惟独没有“意见卡”。“‘意见卡’是安监局对企业进行处罚时才发放的,让企业评价执法处罚行为的。目前他们还没有处罚过一家企业呢。”该公司经理吴玉林说,在源汇区,能够做到为企业和群众服务的安监干部还真不少,因为王茂俊局长带了个好头。

  近年来,源汇区安全生产工作多次受到国家、省、市的表彰。在成绩面前,王茂俊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安全监管制度。同时,他还注意学习其他地区的好做法、好点子,建立了每周两次集中学习的制度,强调,“学习是工作创新的动力,只有全面提高安监队伍的整体素质,才能使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上台阶,才能更好地服务群众、服务经济发展。”

  他勤俭廉洁,永葆共产党员本色

  王茂俊出身贫寒,家中兄弟姐妹多,父母年迈,儿子刚刚工作,生活并不宽裕,加之在部队接受了多年的锻炼,因此养成了他勤俭的生活习惯。

  虽然当了多年区安监局长,王茂俊依然勤俭。“与很多人不同的是,他不仅没有抽烟、喝酒、打牌等嗜好,也不会唱歌、跳舞,工作似乎是他惟一的乐趣。”作为王茂俊多年的朋友李长岭如是说,不管怎样,他大小也是个局长,在当地也算个人物,但他就是与众不同,别人洗澡都往高档浴池跑,他只去大众浴池,而且自带毛巾。

  赵洪涛是源汇区安监局司机,他对王茂俊的节俭有着深刻印象。“有几次我们去郑州出差,白天开了一天的车,晚上累得倒头就睡。半夜醒来看到王局长坐在床边看电视,而且电视几乎是静音。”赵洪涛回忆说,“我睡觉打呼噜,他可能睡不着,但又怕电视声音吵我。我对他说再开一个房间吧。他就是不肯,还对我说能省就省点吧。”其实,赵洪涛知道,局里每年的经费有几十万元,上级的奖励资金也不少,但每花一分钱,王茂俊都要精打细算,开展工作必须的硬件,他毫不含糊,单是每年印制的《安全手册》和各种宣传资料就有十几万份,但他就是舍不得给自己多花一分钱。

  20多岁的李雅在源汇区安监局办公室工作。只要提起王茂俊,她的眼圈就红,止不住流泪。“王局长对自己特别省,甚至可以说抠门,但对大家却很大方。”李雅说,“我刚到局里工作时,发现王局长办公室里三条毛巾都破得不成样子了,桌子上放的卫生纸也是成卷的那种。这让我感觉很不可思议。考虑到领导形象,我便买了纸抽替换了卷纸,又从家里拿来三条新毛巾,把他原来的毛巾扔掉了。做完这一切,我心想王局长一定会表扬我的。没想到王局长看到桌子上摆放的纸抽不高兴了,问我为什么换成这么贵的纸?我向他解释,您经常有客人来,卷纸不好看。他平静地说,那这好纸就留给客人用吧,我还用那卷纸。他听说我扔了旧毛巾,就教育我说,怎么可以扔了呢,旧了可以当抹布呀。”

  在群众眼里,王茂俊是好人更是好官。但厄运并没有因为他是好人而止步。

  2010年4月,王茂俊的妻子李芳感到头晕眼花,站立不稳,到医院一查才知道患了白血病。妻子住院期间,王茂俊白天上班,晚上照顾妻子,眼睛熬得满是血丝。即使这样,他不仅没有请过假,而且小心地保守着妻子住院的秘密。他以自己的坚强扛起了工作的重任和生活的艰辛。

  2010年秋天,源汇区安监局办公室副主任胡文彪的母亲骑车时摔伤了胳膊,在漯河市骨科医院治疗。王茂俊听说后不仅同意胡文彪请假照看母亲,而且亲自到医院看望老人。第二天,当王茂俊听说胡家比较困难时,就从自己的工资卡中取出3000元钱,委托局党组副书记韩春友送到医院。“他自己有病,家里还有病人,还这样牵挂着同事的事情,想想都不忍心。”胡文彪说,想起王局长的好,就伤心落泪。

  2010年9月,厄运再次袭击了王茂俊的家庭,积劳成疾的他在北京出差时被查出肝癌。就是在北京治疗期间,他依然放心不下工作,多次打电话了解工作进展情况。单位同事多次在电话里提出去看望他,他总是说:“我没事,你们不要来回跑了,再过几天就回家了。”电话里,他还不忘叮嘱大家把工作安排好,千万不能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确保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经过两个月的治疗,王茂俊的病情依然恶化。这位忠诚的安监卫士带着对工作的牵挂和对亲人的眷恋,于2010年11月22日16时永远地离开了他热爱的安监岗位和安全生产事业。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