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岁的王博涛,在电力战线已奋斗了10余年。自1999年到河北保定市博野县供电公司工作以来,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爱岗敬业、吃苦耐劳,他为了国家的电力事业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勤奋学习 丰富知识
刚分配到供电公司时的王博涛,当时正赶上河北省第一期农网改造。走上工作岗位不久的他,深知所学知识远远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面对日新月异迅猛发展的现代科学技术和不断更新换代的电力新设备,他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了解新产品的技术性能和使用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考虑到理论知识需更好地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才能搞好工作,王博涛走遍了全县133个行政村,掌握了全县农村的用电状况,为顺利完成一期农村电网改造工程积累了大量数据。
默默无闻 爱岗敬业
由于农网改造施工时间紧、任务重,王博涛放弃了星期天、节假日的休息。施工中,他严格按照农网改造标准,严把工程质量关,因地制宜地进行改造施工,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尽量做到“晚停电、早送电”,以不耽误群众生产、生活用电为根本。在大北河、南刘陀村的施工中,他经常加班到深夜,核实每一项数据,提前做好施工计划。为了保证施工进度,他干脆就吃住在工地,家中老人和孩子留给妻子一个人照料,在他和其他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农网改造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圆满地完成了工作任务。
2002年,王博涛担任办公室副主任。他迅速转变角色,很快便融入到新的工作环境和任务中。一上任就赶上了公司档案目标管理升级,他带领大家加强业务学习,了解档案管理工作的最新信息和管理手段,不断提高档案管理工作能力,做好公司档案的收集、整理、立卷、归档工作,使档案管理工作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并顺利通过国家档案局的验收,达到国家级企业档案目标管理二级水平。他本人也被国家档案局授予突出贡献奖。
大胆探索 锐意改革
2005年初,博野县供电公司下属的线材厂开始进行股份制改革,王博涛被新成立的宇新公司聘为副经理,分管电力安装公司和物资管理。重新回到了电力生产一线,他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哪里有施工,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在改造攻坚阶段,施工任务最繁重时,有十几个施工队、200余人征战在施工现场。王博涛和施工队员不分昼夜摸爬滚打在一起。为尽量减少停电给广大客户带来的不便,他和施工人员每天4点多钟就投入到繁重的工作中。王博涛的带头作用激发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经过一年多的不懈努力,使全县城网改造顺利通过省政府验收。
为了更好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王博涛对电力安装公司的工资发放、人员管理、安全管理、工器具管理等进行了探索性改革。在安全监察工作中,他从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入手,加大监察力度,建立健全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在各车间、班组、科室均设立了安全员,完善了各级安全监督网络,使公司顺利通过了省公司组织的第一轮安全性评价。
无私奉献 率先垂范
2008年对于中国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同样,对于王博涛而言,也是忙碌的一年、收获的一年。在北京奥运会举办期间,王博涛以神圣的使命感、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恪尽职守、无私奉献、顽强拼搏,和公司广大干部员工一起,坚守在奥运安保第一线,圆满完成了公司的各项保电任务。
为确保奥运期间安保工作万无一失,王博涛负责组织制订了详细的保电工作方案:加强重点部位守护,对铁路守护点、110千伏、35千伏变电站及公司调度所加强守护;加强线路巡视,按照就地、就近的原则,将主网线路每基杆塔的巡护责任分解到人,确保了巡视质量;把护电责任层层传递,通过层层签订责任状,落实了线路巡护责任。
在赴易县参加奥运保电工作中,王博涛和其他保电队员克服了水土不服、环境恶劣、山高路险、蚊虫叮咬等各种困难,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巡视任务。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王博涛在工作中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多次被博野县供电公司评为先进个人、县优秀共产党员,2002年、2005年先后两次被保定市总工会授予生产建设红旗手荣誉称号,2007年获得保定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2008年被博野县评为十大杰出青年,同时被省公司评为奥运电力保障先进个人,2009年获得省公司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为了万户千家灯火明,王博涛挥洒着青春和汗水。作为一名电力员工,每当想到自己的工作连着千家万户的光明,他的心里就充满了快乐。
(李新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