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1年6月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加快经营转型
应对“后金融危机”挑战

湖南省宁远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周少清

  目前,欧美实体与金融业在经受了次债危机冲击之后初现好转,但新兴国家仍因通胀压力普遍实行货币紧缩,这标志世界经济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应对后金融危机挑战,农村信用社必须加快经营转型的步伐。一方面,应充分利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国家保护政策等良好经营环境,抓住机遇将传统业务做快、做实、做强、做大,稳步提升自己的财务实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另一方面,应居安思危,充分认识自身在各个方面的不足,未雨绸缪、坚定不移、积极探索可持续的发展的经营模式。

  “三性”协调提升盈利能力

  世界金融危机中金融机构因自身流动性问题而倒闭的不乏例子。因此,从资金安全性的角度来说,流动性高于盈利性。但是,如果在业务经营中只强调流动性,忽视盈利性,农村信用社就会失去生存的基础。在保持良好流动性、安全性的前提下获取较高盈利性是考量农村信用社经营水平的重要标准。出现流动性问题是业务结构失衡的结果。因此,“三性”协调必须把握“三个适度”。一是现金资产要保持适度。现金是不生息资产。从盈利角度看,现金的比重要降低。但是,现金资金又是开展业务必备的条件,既可以应付存款的提取,又可以满足贷款的发放,相对而言是最安全、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形式。二是定活期存款的比重要保持适度。活期存款是低成本存款,活期存款比重越高,存款平均利率越低,贷款的利差也就越大。但从资金安全性方面考虑又必须保持适量的定期存款。当出现挤兑时,定期存款比重越高,压力就越小。三是信贷资产期限的长短结构搭配要适度。在选择贷款和证券的期限时,要兼顾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三者,根据“三性”协调的需要进行长短期的合理搭配。

  金融创新促进经营转型

  由于我国农村信用社的体制、机制、文化等原因,导致在管理创新和IT、服务、产品等技术创新能力明显不足,是参与国际金融乃至国内金融竞争的一个短板。因此,必须认真分析自身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形势下的弱点,加大金融创新促进经营转型。一是通过创新提高农村信用社综合经营能力。农村信用社要加大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的创新力度,提供多元化、综合化金融服务。有步骤地规范地提升综合经营能力,营造充满活力的微观金融创新主体。二是通过创新提高资本的市场活力。要不断创新各种投资产品,拓展新的资金来源渠道。三是通过创新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和中间业务收入。必须学会通过各种金融工具,实时优化资产负债,提高资产质量;在加大与证券、保险、信托、租赁等领域的深入合作中,通过金融创新不断提高中间业务收入,确保农村信用社自身持续稳健发展。四是通过创新挖掘传统业务潜力。农村信用社的金融创新决不能脱离传统信用中介业务,而是对传统中介功能的突破、组合和提升,是农村信用社传统业务的衍生。要在做好传统业务、深入挖掘潜力的前提下进行经营转型,不能放弃传统优势找优势。

  强化管理降低经营风险

  农村信用社的管理能力主要体现在风险与收益的匹配能力上。在同样的市场、同样的环境下,经营的结果的差别主要取决于管理者风险文化价值导向及在此基础上的综合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把控能力。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农村信用社要取得转型成功,必须有科学的风险文化价值导向,必须全面提升风险经营与管控能力。在经营转型过程中除严格控制操作层面上的风险外,更要更多地关注战略性风险。虽然战略风险和操作风险都可能带来巨大的损失,但相对来说,最大的风险是由于综合管理和驾驭能力不足而导致的价值导向错误所造成的战略性、全局性风险。同时,还要努力杜绝不发展、慢发展或不能良性发展的隐性风险。

  依托科技发展中介服务

  中介服务功能是农村信用社兴社之本,这种中介功能在严格、有效的监管环境下,通过适度的资本杠杆率约束有效地支撑着农村信用社的生存与稳健发展。投资银行业务、资金业务、财富管理业务、财务顾问业务、资产托管业务、新兴支付结算业务等为代表的新兴金融业务不占或少占用经营资本,营销也不会过于依赖物理渠道资源,属知识密集型、智能型业务。在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农村信用社传统存贷利差缩小、盈利空间面临挑战的背景下,新兴金融业务必将成为农村信用社新的利润增长点和转型着力点。

  农村信用社发展新兴金融业务,应根据每一项业务的具体特点和本行(社)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本行(社)特点的多样化发展方式和业务经营模式。一方面,要强化包括投资理财、资产托管等客户金融资产综合管理业务和财务顾问业务,通过大幅提升服务水平和IT服务支撑能力,提升农村信用社客户金融资产集约化经营管理水平。通过提供安全、优质、高效、快捷的财富管理服务,满足客户多元化、多样化财富管理需求,大幅提升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益。另一方面,根据自身的经营需要,在能力和实力允许的范围内,可通过控股、参股、融合、渗透等适当的方式,审慎、适度拓展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租赁等非银行金融业务领域,拓展服务功能、提升综合经营能力。

  从农村信用社长远发展战略来说,通过IT服务能力的提升,逐渐把银行建在网上,是提升竞争力、实现转型的关键手段。电子银行服务能力是农村信用社获得竞争主动权、抢占高端客户服务制高点的主要抓手。通过电子银行渠道,客户不但可以享受到个性化服务方案,而且可以直接进行自助服务,有效降低客户的交易成本、缩短交易时间,提升客户的忠诚度,降低交易成本。

  文化兴社提升企业品位

  经营转型是一项重大战略,战略制定是基于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又会最终影响并决定着企业战略。这次金融危机的形成原因很多,表面看是金融创新过度、杠杆率过高、极度扩张、资本不到位、管理粗放、风险控制水平不够等,但背后原因是个别国际投资银行放弃诚信、追逐利润、崇尚冒险的企业文化所致。因此,农村信用社经营转型必须建立良好的经营文化。

  农村信用社要在综合化经营的基础上探索差异化、专业化经营的发展道路。一是增强综合化经营意识。在巩固传统业务竞争力的同时,积极探索技术创新型、资本节约型、风险可控型现代综合金融服务模式,使传统业务与新兴金融业务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二是增强差异化经营意识。集中有限的人财物资源,在某个或某几方面做出品牌、做出影响力,形成比较竞争优势。三是增强专业化经营意识。是指在管理、战略、文化、品牌、服务、技术、产品、业务结构、客户结构、收入结构等诸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避免同质化。

  总之,应对后金融危机挑战、实现经营转型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实践不断深化的综合性概念,农村信用社要在健全管理体制、完善经营机制、优化业务结构、提升经营质量、提高服务效率、增强发展能力、科学配置资源等多方面齐头并进,尽快形成良性发展、可持续发展格局。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