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8日,来自十里八乡的乡亲们一大早就赶到了山西省汾阳市肖家庄镇的镇中心,几个月前,大家就听说镇里要开一个大型购物中心,一直盼着5月28日开业这一天,像城里人那样在家门口就逛上大超市、大商场。
由肖家庄供销合作社投资2000多万元建成的这座购物中心,其功能绝不仅仅只是一个商场而已,这一项目的总体规模包括1个现代大型超市、6个专卖门店,并可覆盖配送11个行政村的便民店,总建筑和改造面积达5084平方米。
肖家庄供销合作社主任武胜耀告诉记者,这个大型日用消费品配送购物中心的建成将使全镇17个行政村、4.3万人口直接受益。在大幅改善农村百姓购物环境的同时,也让农村的老百姓享受到城市化的高品质消费。
近些年,肖家庄供销合作社始终坚持“为农服务”的办社宗旨,把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作为供销社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升为农服务的能力和水平;积极服务“三农”,主动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现代物流。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听到有人这样描述肖家庄供销合作社主任武胜耀——脑子里有想法、心里头有百姓、为人有魄力。在与他的交流中,记者也发现,这个朴素的晋中汉子,并没有多少豪言壮语,他一直强调着:供销合作社源于“三农”,只有服务好“三农”,才能体现供销合作社的价值。他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为百姓做些实实在在的事,哪家孩子上不起学?哪家病人看不起病?做完这个项目又可以解决多少百姓就业等等。
在他的带领下,肖家庄供销合作社这个小小的基层社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服务功能不断完善,除了拥有1个大型日用消费品配送购物中心和11个村级便民店之外,还拥有1个农资批发大市场和180个农资供应服务站,2个专业合作社(农业生产资料专业合作社和禾盛昌农贸专业合作社),2个有限责任公司(专门生产农用薄膜的“丰盛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和以经销种子为主的“籽盛源种业有限公司)。
大学生也愿留下来的社有企业
记者在生产农用薄膜的丰盛塑料制品有限公司里看到,虽然不是农忙生产时节,厂里正进入机器设备检修期,但是里面仍然一派繁忙,员工们各司其职。年逾60的总经理张瑞芝乐呵呵地告诉记者,厂里今年22台设备生产的所有产品、包括库存共2800多吨农用薄膜都已经早早售罄,明年准备再加6台设备。
据了解,成立于2005年的丰盛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其生产的“盛佳誉”牌农用薄膜已销往山西全省92个县市,并成功打入陕、冀、内蒙等省区,市场供不应求。除了有着过硬的质量外,该厂自己拥有近20人的专业配送车队,8台大货车,3台小货车,农忙时节供销合作社所有兄弟单位的车和人员共同上阵,400公里的距离能做到第一天下单,第二天送达。
“别看我们是乡镇企业,可我们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环境留人,大学生都愿意留下来喽。”张瑞芝自豪地告诉记者,要发展关键是人才。汾阳市丰盛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阴宝维是山西省内塑料行业很有名气的专家,原是太原市塑料六厂的高级工程师,在受武胜耀主任的多次真诚相邀后,仍然犹豫。2005年,武主任专门请了汾阳市的一位副市长同去相邀,才将这位塑料行业的专家请到了丰盛塑料制品有限公司。目前,该厂的职工队伍中青年职工占据了主力,专业、技能结构日趋优化。
要让百姓得实惠、知幸福
“老百姓最容易满足,得了实惠,得了效益,他们就最有积极性。”这是武胜耀主任常常挂嘴上的话。近年来,针对农业投入成本增加、土地产出效益不高、农民不愿种地的状况,2007年肖家庄供销合作社组织当地628名社员成立了“禾盛昌农科贸专业合作社”,在土地权属不变的前提下,按照“专业社+农户+生产基地”的经营模式,在肖家庄镇中寨村连片种植优质酿酒高粱3300亩,采取种子、施肥、浇地、收割、销售“五统一”的方式,节约了成本和劳动力,还提高了农民的效益。数据显示,种植的3300亩酿酒高粱亩产达到550公斤左右,总产量达到1800吨左右,比常年净增加495吨,合作社社员年净增收1600元,占到全市农民收入4046元的39.5%。
在全力以赴做好农资供应的同时,肖家庄供销合作社每年拿出部分资金,为农民举办“科技服务培训会”,指导农民开展科学种田。近年来共拿出资金15.6万元,举办培训班5期,培训农民2500人,为进一步提高科技服务含量,2008年投资300万元成立了“籽盛源种业有限公司”,安排一支专门队伍,重点开展优质种子的培育、供应和农作物新品种的推广工作,并配套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等系列化综合服务。目前已经培育新品种5种,推广新品种5种,供应种籽18吨。
2004年以来,肖家庄供销合作社先后建成5700平方米的农资批发大市场和180个农资供应服务站点,形成遍布全市农村、辐射周边县市的农资供应服务网络体系。在农资市场进一步放开的情况下,联合农户创办了“农业生产资专业合作社”,采取“上联厂家保货源,下联农户保阵地”的经营策略和“直达销售、零距离服务”的销售模式,克服了价格波动、运费提高、储备成本增加等困难,积极组织货源,平抑市场价格,确保了农业生产的需要。每年为农民供应各类化肥31200吨,每吨按市场价格让利农民100元,每年让利312万余元,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稳定发展。
采访结束时,记者走进中寨村便民服务店,由于临近端午节,负责人任大姐正准备着包粽子的江米、粽叶等原料供百姓选购。她告诉记者,作为村里最大的便民店,供销合作社统一调配编号管理,给予了很大的支持,现在每天早上6点开门营业,忙到晚上2点闭店,每天有近4000元的销售额,虽然是辛苦了点,但是能服务一方百姓,自己的心里很知足了,在农村也很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