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1年6月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让历史铭记的音乐巨匠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词曲作者曹火星纪念馆漫记
周钧 张继中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即将来临之际,记者前往革命圣地西柏坡采风。这里显然比平常又热闹了许多,游人如织,成群结队地在管理人员的组织下,有序地进出着一个个展览大厅。人们伫立在各种图文、塑像和实物面前,神情肃然,心胸激荡,一首耳熟能详的歌曲不由地从心底迸发……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一心救中国……”这熟悉的曲调,滚烫的旋律,越过崇山峻岭,跨过黄河长江,汇成撼动三山五岳、汇响成华夏大地的时代强音,成为中国革命音乐的不朽之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不屈不挠、英勇斗争的光辉历程,也抒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心声,鼓舞着英雄的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勇往直前,去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当解说员告诉大家,这首令亿万群众为之动情的歌曲的词曲作者是出生于石家庄市平山县的著名音乐家曹火星时,虽然已算不上是新闻,但还是让很多前来参观的人们脸上洋溢出不尽的自豪之情。记者随即想起曹火星的故里就在距西柏坡不远的西岗南村,于是决定驱车前往。

  果然,眨眼的工夫,西岗南村就到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坐落在岗南水库大坝下的宏伟建筑:“曹火星纪念馆”。这座纪念馆是曹火星逝世后于2006年4月建成的,为一座一层独立建筑,坐西朝东,背靠岗南水库大坝,面对曹火星的家乡西岗南村,墙体由米黄色大理石贴面,门前汉白玉护栏雕刻着兰花、青竹、荷花等图案。由时任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亲笔题写馆名,馆前矗立着两大原石巨碑,一座是江泽民总书记题写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一座为著名音乐家贺敬之题写的“曹火星同志是闪耀在中华音乐史上的人民之星”。在馆内陈列着曹火星从事音乐革命实践的一些图片和实物。一盏昏黄的油灯,一张低矮的炕桌,曹火星呕心沥血埋头创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模拟场景令人肃然起敬,那张已经发黄,字迹褪色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原创词曲手稿尤其令人眼热。

  在馆内的另一侧,一个小小的戏台上,曹火星生前在全国各地戏台上为群众演唱革命歌曲的情景跃然眼前……。

  曹火星原名曹峙,生于1924年。1938年,年仅14岁的西岗南村人曹火星加入了平山县抗日救国会宣传队——铁血剧社,担任演员和音乐队队长。不久,曹火星来到华北联大正式学习音乐知识,并在这里独立创作了第一首抗战歌曲《上战场》,此后,又创作了《枪口向法西斯瞄准》、《拥护中国共产党》等大量抗战歌曲。

  在华北联大音乐系学习期间,由于受抗战歌曲的熏陶,民间音乐的滋养,曹火星从模仿开始慢慢走向创作之路。尤其是在抗战时期,儿童团、青救会、民兵连、妇救会里,处处是歌的海洋。开大会,搞生产,都互相拉歌,进行比赛,用抗战歌曲开路。这激动人心的场面,促进了他写歌的愿望。

  1943年10月,曹火星在学习了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后,来到北京房山区霞云岭乡堂上村开展抗日工作。

  曹火星在他的《回忆录》中写到,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掳杀和蒋介石的不抵抗主义,使中国人民看清了敌我、亲疏、孰是孰非,更看清了没有共产党的英勇抗战就会亡国;残酷的现实也使曹火星认清一个道理:共产党是中国的大救星。

  然而,采取“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政策的蒋介石竟于1943年3月出版《中国之命运》一书,鼓吹“没有国民党就没有中国”,国民党才是人民的靠山。这激起了全国人民及抗战人士的义愤。各报社发表评论,群众大声疾呼,当时已经是共产党员的曹火星则想用歌曲反驳蒋介石的谬论、表达人民的心声。

  曹火星生前曾回忆,他写这首歌是动了感情的。当时的历史背景是,抗日根据地的广大人民群众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克服种种困难坚持抗战,搞民主建政,使人民当家作主。搞土改,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活生生的事实都是其亲眼所见,都是亲身经历;人民的抗战积极性,对党的深情,他有亲身体会;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同生死、共患难,人民群众为抗战送儿、送夫参军,支援前线流血牺牲,这些所见所闻,使他对国民党反动派有着莫大的气愤,对我党对人民充满深厚感情和无限热爱。他充满激情地说;没有共产党怎么会有坚持抗战的大好局面?没有共产党怎么会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当时的北京房山区堂上村非常贫穷落后,屋里没有电灯,吃饭顿顿是窝窝头,但就在那样的艰苦条件下,曹火星仍然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谱写出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这首歌曲。一经写出就立即被传唱起来,男女老幼都喜欢唱。后来,这首歌在流传过程中,词曲作过个别改动。比如,最早的“他坚持抗战6年多”这句词,当时,歌曲是从1937年的“七七”事变开始计算,是抗战六年多。后来,逐年往上加,直到改成抗战胜利8年多。最让人难忘的是毛主席亲自对这首歌的改动。

  1948年时毛主席在西柏坡听孩子们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感觉不科学、不准确,认为不能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因为中国已经有几千年历史了,共产党才几十年的历史。应该在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二字前面,再加一个“新”字,这样才符合历史事实。这一个“新”字的添加,不仅符合了事实,更是创造了历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成为了“党歌”,成为几代中国人年抒发情感的心声,成为被传唱最多最广的“红色经典”。

  在此期间,曹火星还创作了《选村长》、《春天里喜洋洋》、《春耕忙》、《万年穷翻身》等一系列为人民群众喜爱的歌曲。

  新中国成立后,他积极投入新艺术团体的创建和音乐创作。创作了《勘探工人之歌》、《我们的祖国到处是春天》等反映人民群众艰苦奋斗、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歌曲。大型民族舞剧《石义砍柴》、芭蕾舞剧《西班牙女儿》等,讴歌了真善美,深受群众喜爱,得到周总理的好评和鼓励,在文艺界产生了巨大影响,成为天津舞蹈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以更加旺盛的精力创作了《我爱祖国》、《生活赞歌》等歌曲。1984年,出版了《火星歌曲选集》,同年在天津市举办了“火星作品音乐会”。1994年离休后,还克服病痛等困难,又创作了《水之歌》、《江南柳》等百余首不同风格、不同体裁的声乐作品。“我要永远为党为祖国为人民而创作、而歌唱……”住院治疗期间,他还念念不忘为澳门回归作曲,逝世前几天还在病床上谱写纪念新中国成立50周年的歌曲——《啊,我叫中国!》

  1999年4月16日,为人民创作了1600多首歌曲的音乐家曹火星同志,生命的旋律停止了跃动,走完了他火星闪耀的一生。日月如梭,曹火星的旧居老宅早已不在,但他的故事却在生长于斯的家乡代代相传、历久弥新。站在纪念馆前曹火星的塑像下,一阵阵和风在脸颊拂过,鼓荡在耳边的不仅是风声,还有那一浪高过一浪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歌声,眼前也不只是那高高的水库大坝和远处青葱苍黛的山峰,而是一列列昂首挺胸、引吭高歌的人群列阵。歌声穿越时空,行遏苍穹……

  被历史铭记的人民音乐家曹火星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他创造的红色之歌将永世长存!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