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6月1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夏粮战胜旱涝灾情 丰收在望


  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5月31日17时,全国收获小麦7930万亩。目前,云南、贵州、四川、重庆、湖北麦收工作已近尾声,安徽、河南进入麦收高峰,江苏、山西南部麦收工作全面启动。据农业部农情调度和专家分析,今年夏粮将喜获丰收,冬小麦产量有望实现连续8年增产。

  今年夏粮生产呈现四个特点:

  一是面积稳中有增。预计夏粮面积达到4.15亿亩,比上年增加300多万亩,为夏粮增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单产有所提高。据农业部小麦专家组调查分析,今年冬小麦产量三因素中,亩穗数增加,穗粒数略增,千粒重可能略减,预计单产将高于上年。

  三是西南地区增产贡献突出。去年西南地区因遭遇特大干旱,夏粮减产30多亿斤;今年气候条件总体有利,田间管理措施到位,夏粮有望实现恢复性增产。

  四是多数主产区有望增产。今年黄淮海主产区尽管遭遇了冬春连旱,但春季抗旱成效显著,水浇地小麦增产趋势明显,能够弥补旱地麦减产损失,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等省反映,夏粮都是增产的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鉴于今年夏季粮食生产曾经受严重干旱、低温冻害及最近的旱涝急转等自然灾害的严峻挑战,取得这一成绩实属不易。

  据国家防总数据显示,6月之前,全国耕地受旱面积1.044亿亩。长江中下游地区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5省旱情较为严重,具有强度强、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影响程度重等特点。但值得庆幸的是,受干旱严重影响的湖北、江西等长江中下游地区不是小麦主产区,此次干旱对夏粮丰收影响不大,这也是农业部得以有信心展望夏粮丰收的原因之所在。

  “久旱逢甘霖”,长江中下游面临干旱天气的地区连续几日出现降雨。江西中北部、湖南中部、贵州东部、安徽南部、浙江西部、湖北东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普降大到暴雨,局部地区降了大暴雨。持续降雨缓解旱情,国家防总统计显示,截至6月6日,长江中下游5省耕地受旱面积3464万亩,比降雨前减少了2231万亩。但与此同时,一些地区出现旱涝急转,防汛形势严峻。

  据了解,入汛以来,全国累计有12个省份发生洪涝灾害,农作物受灾255千公顷,受灾人口481万人,因灾死亡52人,失踪32人,倒塌房屋7462间,直接经济损失约49.2亿元。但与常年同期相比,今年入汛以来的洪涝灾害总体偏轻,农作物受灾面积和受灾人口比常年少八成左右。与南方旱涝交替相比,北方麦收形势大好,高温晴好的天气有利于小麦的收割和晾晒。

  新闻1+1

  2011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公布

  近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2011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2011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格为:白小麦(国标三等,下同)每市斤0.95元,红小麦和混合小麦每市斤0.93元,比2010年分别提高 0.05元、0.07元。执行区域为河北、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等6个主产省。执行时间为2011年5月21日至9月30日。 (本报综合报道)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