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40号文件对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中提出要“努力把供销合作社建设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农村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动力量”,这是衡量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成功与否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那么作为供销合作社基层组织的关键组成部分,基层社究竟应该如何参与专业合作社的生产、发展,并组织其产品实现进城入市呢?
壮大基层社经济、科技实力
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供销合作社从以往组织农民种植、加工、销售百合的经验中总结出:只有壮大发展基层社的经济和科技实力才能真正吸引农村的专业合作社。
一是从能够做到的农资供应入手。区社以西果园基层社为主体,成立了七里河区农业生产资料协会,鉴于七里河区山大沟深的条件,投资9万元,购置生产资料配送新车辆1台,开始配送化肥等农资。2008年春节前夕,秀川街道大滩社区提出给菜农购买一批补贴的化肥,协会积极组织20吨二铵、40吨尿素在春耕生产使用之前,加班加点地供应给当地菜农,受到了当地干部及菜农的好评,当年西果园基层社的化肥销售额突破了千吨。从2007年开始,配合“万村千乡”及“新网工程”建设,经过4年的不懈努力,区社发展改造网点总数已达78家。在市社及区社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去年区社投资40多万元,建起了1100平方米的农资配送中心。另一方面,区社选派农资协会负责人参加省市供销合作社举办的基层社主任(农村经纪人)培训班,提高了该基层社及农资协会负责人的科技能力,为以后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二是基层社在积极引进适合当地农民群众使用的生产资料上下功夫。前些年,据土门墩供销合作社调查得知,彭家坪万亩苹果园由于果树老化,出现了一种苹果腐烂病。社里组织人员查找生病原因,向有关科研及信息部门求教,得到从山西阳泉化工厂发来的专治此病的“843康复剂”,并积极向果农推广。西果园供销合作社利用当地农民群众种植“双垄”玉米的积极性,积极推广优良玉米种子的服务项目,近三年以来销售玉米种子10吨,不仅方便了农民群众,而且增加了他们的经济收入。西果园供销合作社利用当地农民群众大量种植百合的实际情况,引进了适合当地使用的百合专用肥,并且在全区农药安全经营上牵起了头,发展农药经营网点8个,年销售各种农药14吨。
三是充分发挥基层社“千里眼,顺风耳”、根植“三农”第一线的有利条件,为农民群众科学种田提供了第一手的科学依据。韭黄是七里河区除百合以外的第二大特色农产品,但是,近年来,由于周边种植生态环境的恶化,再加上种植韭黄的土地长期得不到“休养生息”,韭黄发生了大面积的“黑肝病”。为此基层社组织有关人员下乡到韭黄的生产基地大滩、马滩、龚家湾等处调查生病原因、病害发生的面积、程度,并邀请媒体进行报道。然后供销合作社还指派专人访问种植韭黄的“老把式”及省市科研部门专家,在较短的时间内拿出了“黑杆病”的物理及化学治疗方法,受到了上级涉农部门领导及韭黄种植户的好评。
四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基层社还培养造就了一批熟悉农村环境和生产的人才队伍。在基层社,不少职工虽然已经下岗,但依然从事为农服务的工作,这些人成了各种专业合作社的“土专家”和领头人,区社还继续团结并带领他们共同为“三农”服务。
扮演好专业合作社的带动力量
一要与时俱进,创新思路,在思想观念上必须牢固树立“助农致富,才有出路”的观念,农民富不起来,供销合作社的发展将是无源之水。基层社仅仅靠“单打独斗”,不与其它农产品经营大户及个体企业走“联合、合作、互惠互利”的发展道路,那么为专业合作社服务的工作就无从做起。
二是基层社要找准自身的位置,拾遗补缺地做好农村专业合作社的服务工作。比如,农产品安全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今后在引领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过程中,基层社从一开始就应该做好此项工作,从“种子、种植、育苗、栽培、采收、包装、运输、残留农药的检验、农产品的商标注册、入市、进超市等”都要把好关。
三要积极尝试基层社和专业合作社在经营管理方面互通发展新模式。比如,目前基层社经营资金普遍紧缺,可以通过盘活基层社资产,以场地、仓储等固定资产入股专业合作社,或者以赊销经营的生产资料及提供信息服务等方式入股、参股,从而能够实现与专业合作社的有效对接。
四要努力探索专业合作社的农产品进市场、农超对接的路子。利用基层社闲置的大院、仓储条件和多元化的信息来源,探索建设农产品市场、农产品加工及配送中心等。先从供销合作社系统经营农产品的企业配送开始摸索。以西津坪绿色果蔬专业合作社为例,目前种植的蔬菜品种仅有黄瓜、西红柿、辣椒等,集中种植,集中收获。尽管该合作社目前已经申请了专利,农产品品质比较好,蔬菜产量较大,离城市也比较近,但由于当地农民群众承受新建蔬菜大棚的租金有困难,所以只有50%的大棚在运转,规模效益还没有显现出来,再加上运输道路状况不太理想,大型运输车辆无法进入,合作社的效益不是很好。区社调查后发现,兰州市各大超市入场费最低都在3万元左右,入场后返款的时间最短也在45天以上,还要扣10%以上的手续费。由于超市各种费用比较高,因此蔬菜零售价格比其它蔬菜市场要高25%,而且每天的销售量也不大,这样就给“农超对接”设置了重重障碍,给专业合作社生产的蔬菜进城入市带来了不便。以上专业合作社生产、发展中的诸多困难和问题,远远不是基层合作社能够解决的,需要区社联合涉农部门向区委区政府积极反映,力争能够尽快地解决。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供销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