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6月1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第五届中国品牌节高举《诚信与创新》旗帜


  品牌中国产业联盟秘书长王永回答记者提问
  品牌中国产业联盟主席艾丰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副会长、中国国际商会副会长于平回答记者提问

  本报讯 据来自品牌中国产业联盟的消息,第五届中国品牌节今年8月8日将在北京举行。近日主办单位领导、知名企业家、传媒领袖、品牌专家以及来自中央及北京的主流媒体近300人出席了品牌节发布会。在会上品牌中国产业联盟主席艾丰、品牌中国产业联盟秘书长王永、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副会长、中国国际商会副会长于平等就有关问题回答了部分到会记者的提问。

  王永答记者问

  《环球时报》记者:请问王秘书长两个问题,一个是品牌中国产业联盟这种机构和形式在国外有没有?是不是中国特色,为什么?第二个是品牌中国产业联盟给企业出了一些点子,我们的企业和品牌是否采纳,对提升品牌是不是起到一定的作用,如何来衡量?谢谢!

  王永:像品牌中国产业联盟这样的NGO在国外是有的,不过在中国是创新。我们的机构得到了民政部门有关领导的认可,而且原话就是这么说的,“中国的NGO组织如果全像品牌中国产业联盟这样的话,那么民间组织的工作就有起色了。”这就说明中国有很多的NGO有牌子没有实力,前一段时间央视著名的女记者说了一句话:“我们应该知道社会的不足、社会的毛病和问题,但不应该只停留在抱怨上,应该积极改造,这才是我们这些年轻人应该做的正确的事。”我们对企业家会提出一些建议,每个月也会发布报告,也曾联合数十万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中国品牌法”、“国家品牌法”的设立,包括把国家品牌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建议,不仅得到政府高层的支持,而且中央电视台、国务院、全国工商联都要求我们给他做战略规划。我们现在正在制定“中关村未来十年的品牌发展规划”,像这种例子,要求民间机构来做是非常少的。所以想告诉大家,我们提的建议是非常具体的,而且是非常有执行力的,而且品牌中国产业联盟在全国的80多个分支机构跟当地企业都有非常密切的互动。除了活动之外我们还做四个板块的业务,活动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最大的板块是研究,第二是活动,第三是传播,第四是咨询,第五是公益。用一句话简单总结一下品牌中国到底是怎么回事?品牌中国是怀着“品牌让中国更受尊敬”这样一个梦想,以达沃斯论坛和国际奥委会两个NGO为榜样,每年做好女性论坛、品牌节、品牌中国年度人物等三大品牌活动,在品牌的研究、品牌的咨询、品牌的传播和品牌的推广四个领域入手,集合包括政府、企业家、媒体等五种资源来提供服务。

  艾丰答记者问

  《北青报》记者请问艾主席,发布会公布第五届中国品牌节的主题是“诚信与创新”,目前社会出现的食品安全、药品安全包括故宫的风波,这些问题都涉及社会诚信,希望艾主席解释一下诚信与创新。

  艾丰:中国的问题、品牌的问题、质量的问题、诚信的问题、创新的问题,中国所有的事情都需要“两翼”,一翼是打假治劣;一翼是扶优良民。用中医的话就是“扶正驱邪”。媒体不要总报道哪儿出现假冒的了,其实没有那么严重,还需要扶正,把好的东西也说出来,用好的东西克服坏的东西。这就是我搞万里行和名牌最基本的一个思路。为什么开始搞万里行,后来又搞名牌呢?温州是假冒最多的地方,可它的名牌为什么最多?很简单,发展经济搞假冒伪劣就是死路一条,温州货都不买了,你还发什么财?!所以它明白了,要发财就要搞名牌。市长告诉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损失了30多亿。所以搞名牌一定要从政府到老百姓,特别是媒体,两条线去走,千万不要只走一条线,只走一条线容易出问题。比如说牛奶出现了三聚氰氨,我在想有没有更好的宣传方法,现在的宣传方法都没有点。比如说瘦肉精,有没有更好的宣传方法?因为老百姓看见一个地方有瘦肉精,就认为所有的地方都有瘦肉精,划不出一个新的界限。所以我们要“扶正驱邪”,给人的感觉不要都是坏人,还得有好人。中国解决质量问题,解决品牌问题,解决诚信问题,都需要联手。谢谢!

  于平答记者问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请问于会长,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社会和经济转型的一年,中国要想培养一批有自主品牌的大企业,中国品牌该如何转型来提升竞争力和影响力?

  于平:你的问题非常好。中国品牌的转型需要社会各界一起努力,需要政府有一些措施,包括指导,企业需要自律、创新;需要社会力量的推广。在这方面,品牌中国产业联盟和中国品牌节会发挥一些作用,很多专家学者也会提供进一步的努力,当然提升需要一些时间,有快有慢,更重要的在于你们,希望媒体在这方面多做一些宣传。谢谢!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