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强农惠农政策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中的重要任务,必须不断完善相关工作措施,充分发挥政策的激励作用,才能让农民真正获得实惠。近年来,国家惠农政策补贴范围越来越广,补贴资金也越来越多,这就需要进一步完善各项落实措施,认真做好政策的宣传、执行、监管工作,真正发挥惠农补贴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高度关注,各种强农惠农补贴政策相继出台,补贴范围越来越广,补贴资金越来越多。如何落实好国家政策补贴,需要进一步完善政策宣传、执行、监管等重要环节。
惠农政策补贴是国家为农民办的一件实事、好事,是对农民种粮积极性的保护和促进。但在政策的具体落实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其一,政策宣传的广度和深度不够。不少农民只知道国家对种粮有补贴,具体是什么项目的补贴,补贴标准是多少,怎么补贴还不清楚。其二,种植农户基础信息的采集不够准确。惠农政策补贴的面积主要是由各镇(区)村组干部根据农户的实际种植面积填表上报。在上报面积时,由于受个人素质、能力、精力、责任心以及时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了各类补贴项目录入的基础信息资料部分失真,补贴对象定位不准,出现重报、多报、漏报等问题。其三,政策补贴资金监管力度不够,还存在一些违规违纪现象。其四,政策落实的运行成本较大,缺乏相应的工作经费。因为惠农政策的落实工作量大,需要人力多,召开会议多,材料印制多,业务费用支出多,这些都要由县(市)级主管部门和镇(区)去实施,上级又没有专项工作经费,县(市)级财力有限也没有安排相应的业务经费,致使部门和乡镇经费支出压力较大。与此同时,多头管理带来的多头检查,无形之中也增加了基层的运行成本。
实施强农惠农政策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中的重要任务,必须不断完善相关工作措施,充分发挥政策的激励作用,才能让农民真正获得实惠。
第一,要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因为所有的惠农政策最终都要靠镇(区)村组干部去落实,基层村组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建设,直接影响惠农政策的落实效果。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充分调动基层村组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对村组干部的教育培训,严格要求、强化监管。
第二,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要把各项政策及时传达到基层,把主要精神和操作程序、标准、要求向村组干部讲透彻,向广大农民群众讲清楚。县(市)级各相关部门的干部需要切实落实工作责任,认真研究政策宣传的方式方法,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农村现有的宣传手段,采取更加灵活、更加方便、更加快捷的宣传形式进行政策宣传。
第三,要规范运作,确保政策执行到位。对补贴面积、补贴对象、补贴标准、补贴金额等实行镇、村、组三级公示制度,提高政策执行的透明度,接受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监督。
第四,要进一步加强政策执行过程中的监管。财政、农林等惠农政策牵头部门,要将监督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工作纳入本部门工作重点,安排人力、落实经费、保障监督工作有序顺利开展。要整合部门力量,成立综合监督工作小组,经常深入镇(区)查访,切实维护政策执行的公开、公正、透明。
第五,要健全制度,构建长效机制。惠农政策各相关部门要针对当前惠农资金使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抓住薄弱环节和关键部位,按照“先规范、后运作,先建制度、后发资金”的要求,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强农惠农资金科学管理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