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6月1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降低物流成本需打破多重垄断

冯海宁

  6月8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提出8项物流业配套政策措施(简称物流“国八条”),决定从税收、土地政策、降低过路过桥收费和加大物流业投入等方面着手,进一步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物流业发展“轻装上阵”,可促进物流行业良性发展,降低整个社会物流的成本。(6月9日《上海证券报》)

  在CPI高企、民生负担加重的背景下,物流成本成为今年舆论集体“炮轰”的重点。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国八条”,显然是剑指畸高的物流成本,无论是减轻物流企业税负,还是加强土地政策支持,或是降低过路过桥费用,基本都击中了物流成本过高的要害,这既是顺应民心之举,也是控制CPI过快增长之需。

  据有关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物流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约18%,比发达国家高出一倍。同样让人震惊的消息是,全世界82%的收费公路在中国,流通成本占到50%—70%。由此可见,舆论“炮轰”物流成本很及时,国务院治理也很及时。可以说,物流“国八条”比今年出台的部门规定和地方规定更全面更权威。

  尽管物流“国八条”涉及面很广,但笔者以为,“国八条”只是针对物流企业,治理的是狭义物流成本(主要是指运输、仓储、货代等)。而要从根本上治理畸高的物流成本,除了要治理狭义物流成本,还要降低广义物流成本,包括不合理的燃油成本、零售成本、行政垄断成本等。

  也就是说,尽管税负、土地、过路过桥收费等“推手”推高了物价,但也不全是,还有其他“推手”遗漏在物流“国八条”外,理应一并治理。事实上,广义物流成本涉及的问题更为复杂,更难以治理,但必须治理,否则的话,降物流成本可能治标不治本。而治理广义的物流成本的关键在于打破各种垄断。

  比方说,地方行政垄断推高了物流成本就需要治理。虽然物流“国八条”提出要降低过路过桥收费,但如果不能彻底改变地方政府垄断公路、桥梁收费的局面,恐怕有的收费降低了,而有的收费可能会变相增加。

  再比如物流成本中的燃油费,目前中石油、中石化不仅垄断原油进口权,基本上还垄断了很多成品油批发和零售资源。尤其是,成品油销售量最大的高速公路、国道附近,几乎全部是两大石油企业的加油站。中石油和中石化日进6.38亿元就是行业垄断的结果。

  不得不提的是,零售业垄断不除,物流成本难降。据有关专业人士披露,部分超市进场费甚高,有些超市在进价基础上要加价40%卖给消费者。笔者以为,必须打破一些大型超市、商场的垄断行为,只有让零售终端充分参与市场竞争,才能把产品最后的不合理流通成本拿掉。

  物流“国八条”已经开启了反高物流成本之路,希望在这样的大政策下,市场能够打破多重垄断,真正降低物流成本。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