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6月1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农村金融理财市场“钱景”可期

浙江省开化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范 焕

  如何帮助农民打理好手中的钱财,不但是农民的强烈期望,也是金融机构开拓经营空间的途径。因此,在理财品种日趋多元化的今天,农村金融理财市场已显示出了一定的开发潜力。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这句理财广告语在城市居民中早已耳熟能详。然而,对于农民来说,理财是何物?手中的闲钱如何保值增值?金融投资渠道有哪些?对于这类问题,很多人还是缺乏了解。

  目前,农民群体中“金融盲”的事例不在少数:浙江省开化县苏庄镇一位农民到农信社存5000元,因怕被盗窃将每10张人民币用订书机订起来;衢州市龙游县沐尘畲族乡一村民把12张100元面额的人民币藏进稻谷柜中,一时疏忽,把钱和稻谷一起倒进碾米机,结果全部变成了碎片。至于辛辛苦苦挣的血汗钱被老鼠咬破或当“破烂”卖掉的现象在农村更是常见。

  要改变农民“金融盲”现象,就要在农村加强对金融知识的普及,积极培育和拓展农村金融理财网点,对广大农民进行“金融扫盲”,从根本上改善农村金融教育环境。农民只有掌握金融常识,金融理财意识才能提高。

  从表面看,农村金融理财环境与城市相比是一个相对弱质的金融市场,但事实上,农村金融市场有着巨大潜力。

  近年来,广大农民对金融需求比较旺盛,农民原有的靠储蓄保值增值的理财观念和方式也发生了转变,农村理财市场正在形成。他们十分渴望了解和掌握小额信贷、金融风险、储蓄、理财等金融知识来帮助自己发家致富,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

  有学者甚至乐观地预测,谁率先占领农村金融理财市场,谁就将拥有中国金融市场的未来。

  但是, 要占领农村金融理财市场,必须要改善农村金融理财环境。首先,要加强硬件、软件设施建设。其次,金融机构要针对农村居民的经济、生活和金融知识水平等实际状况,以及农民收入支出季节性强、抗风险能力弱的客观实际,研制开发符合农户理财需要的金融理财产品,让农村居民轻松理财、稳定收益。

  此外,金融单位可以尝试在乡镇设立微型理财中心,推出满足农民需求的“农民理财顾问”,针对农民的实际情况进行理财产品宣传和风险提示。

  此外,金融单位还可以组织专门的队伍深入农村、农户家庭,开展金融投资知识的宣传,并运用金融工具服务农村经济。

  同题观点

  真正实现“理财下乡”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渠道让农民朋友们了解理财知识,提高理财能力,把它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来做。

  现阶段,国内商业银行的理财手段日趋成熟,理财产品也逐步增加,可是面向的群体却几乎是只占全国人口小部分的城市居民,这种状况亟待改善。

  作为金融机构,有责任和义务向农民宣传理财知识,改变他们只愿意把钱存放在银行或是购买国库券的观念,要通过各种手段增强他们的理财意识。通过开发适合农民的理财产品,引导农民走上科学的理财之路,让他们切身地感受到理财带来的效益。这也是金融机构拓展自身经营范围的有效方式之一。

  而农民朋友自己,也应该解开束缚自己思想的绳索,让自己融入时代化的潮流,在掌握了基本的理财知识后,根据自身的喜好和家庭的情况进行有选择理财投资。

  ——安徽怀远农村合作银行  徐  瑾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