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巍巍罗霄山脉,见证着江西省芦溪县农村信用联社的支农业绩;悠悠袁水河畔,聆听着芦溪县农村信用联社的成长故事。
以社为家。这是芦溪县农村信用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屠洁倡导的工作理念,也是芦溪信合人爱岗敬业的“缩写”。六年来,在屠洁的带领下,该联社开拓进取,不断刷新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辉煌纪录。
以社为家,蕴含着一股力量。
那是芦溪信合人的凝聚力。“一根筷子一折就断,一把筷子折不断。”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凝聚力已成为农村金融机构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来源。正是在这股力量的作用下,芦溪信合人团结一心,抢抓机遇,实现了“发展速度全面加快、质量显著提升、效益明显提高”的目标。
以社为家,饱含着一种精神。
那是芦溪信合人的敬业精神。“专心致志以事其业”,正是在这种精神的驱动下,芦溪信合人勤劳奋进,芦溪县联社连续被评为江西省农村信用社综合治理先进单位、芦溪县发展环境群众满意十佳单位、江西省工作成效先进工作单位,在江西农信综合考核排名由中等水平毅然跻进全省前列。
以社为家 展巾帼风采
——记江西省芦溪县农村信用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屠洁
看似平凡,却是非凡。
她,是一位抛洒青春智慧的女性,一位因为社会责任难以兼顾家庭的母亲,用最朴实的方式,用满怀的激情,用沉甸甸的六年,带领着江西省芦溪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全体员工书写了芦溪县联社改革发展的传奇。
她,就是江西省联社萍乡办事处党组成员、芦溪县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屠洁。
以社为家 全情投入
2004年6月,刚刚36岁的屠洁调任芦溪县联社主持法人统一事宜,为实地了解情况,她用两个月的时间走访了在县联社开户的109家中小企业、与政府各部门建立了良好的联系,成立县级联社各项事宜准备就绪。这期间她甚至没有在家中吃过一顿饭,偶尔回家也只能摸一摸儿子熟睡的额头。上小学的儿子生过气,打过电话,可是就连生日想吃妈妈做的菜都变成了奢望。
成立县联社的文件刚刚下来,屠洁病倒了。她因为用嗓过度,导致经常哑声。一天,她在与芦溪县政府领导交谈时突然失声,一句话也讲不出来,第二天一早赶往医院,经查实患的是声带息肉,得立即手术。医生下的通知书至少住院三个月,她没有吭声,只是要求当天就手术。第二天,她又回到了芦溪县联社。
“没有办法,我现在说不了话,这段时间只能通过写了。请通知一下其他班子成员,我们开个会。”这以后,屠洁写的一叠叠小纸片被员工珍藏,珍藏的是她那份坚强的执拗,还有温暖的感动。
六年的锻造,因为屠洁的躬先表率,芦溪县联社形成了自身特有的良好企业文化。于是芦溪县联社有了:新婚第三天就回到工作岗位勤勤恳恳的员工;连续两个星期晚上挂点滴白天以满腔热情上班任劳任怨的中层干部;为了不耽误工作,还在哺乳期却领着全家住在职工宿舍的女职工;刚动完大手术,线未拆就临柜的员工。
对于芦溪信合人来说“勤奋”不是文字,而是身体力行,“敬业”不是口号,而实实在在的付出。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作为县联社理事长,屠洁尊重和信任经营班子,信贷、财务等具体的业务经营管理工作放手给经营班子去干。身为“一把手”,经常有人请她“帮忙”签字放贷,而她只是让经营班子派人进行调查、审查、符合贷款条件才能受理。
她全力去营造企业内部好的风气,致力于制度的健全和执行力的打造,以身作则,坚决杜绝吃、拿、卡、要等不良行为,让从业者不敢违规。
而对于符合放贷条件风险可控的潜在优质客户客户,屠洁从不轻易放弃。
2007年3月的一天,芦溪县一位名叫曾庆明的作坊主带着厚厚一叠订单找到屠洁。首先他说明来意,说自已的儿子在东莞拿到了近500万元的服装出口订单,需投资350万元购进原材料,但由于目前自已的作坊比较小也没有合适的抵押物,无法从金融机构获得足够的信贷资金。看到这叠不知真假的订单和心急如焚的客户,屠洁直言到:“350万元贷款对于你目前的作坊金额不算小,今天是星期五,我们需要调查,星期一请到我们营业部来,我们给你答复。”
令曾庆明感到意外的是,屠洁竟然在驱车7个小时后和负责信贷的主任赶到了他儿子远在东莞的工作室,并对每一笔订单和发货单亲自逐一核对,发现该厂虽小但与外商合作较好,对外销售额一年就达2000多万元。
两年后,曾庆明的小作坊发展成为了富民制衣有限公司,且在国内外都享有盛名,其产品外销到意大利、美国,目前在俄罗斯等国都开有分公司。在其新厂的揭牌仪式上,曾庆明感慨地说:“从作坊到工厂,从规模十几万元到现在的上千万元,我的第一桶金是信用社帮助给的,这一辈子我都不会忘记。”
勤于学习 勇于开拓
非学无以广才。作为县联社党委书记,屠洁深知抓好经营离不开知识,工作成就来源于敬业与创新,而创新来源于思考和学习。因此,她始终加强自身学习,认真探索支农方式创新。不管出差多少天,她都会把叠放在书桌的报纸和金融杂志全部翻阅。
几年来,她就农信社如何支持地方经济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及时向相关职能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得到上级的大力支持和肯定。她撰写的《试论市场机制下我国经济发展两极分化问题》、《创新才有出路》、《关于构建城乡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思考》、《推进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发展探析》等多篇论文在国家级刊物发表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
在支农服务方式上,屠洁不断创新、探索。通过调研,她认为妇女在农村经济中是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有相当一部分有经济头脑和科学技术的妇女因缺乏资金而影响发展、致富。为寻求信贷支农与妇女创业致富的结合点,她和班子成员多次研讨,并与县妇联协调,适时地推出了“巾帼创业贷款”项目。与此同时,她还将妇女养殖户较多的上埠镇涣山村作为试点村,亲自蹲点,帮助该村女养殖户建起养猪场10座、养鸡场12座,全村几乎80%以上的家庭都上了种养项目,人均年收入达6000元。
“巾帼创业贷款”迅速在全省及全国推广,带动了全国广大农村妇女迅速脱贫致富。屠洁也因此被评为了全国“双学双比”先进工作者。
业务发展
开拓创新 抢占县域金融市场
芦溪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在商业化经营的前提下,积极创新,开拓市场,一直致力于寻求可持续发展道路,名副其实地坐稳了县域金融主力军这把交椅。
目前,芦溪县联社发放了全县70%的企业贷款、82%的农业贷款、90%的小额农户信用贷款和100%的下岗再就业贷款,为县域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中小企业和当地农户的发展壮大提供了资金支持。
成绩背后,是芦溪信合人不断的探索与奋斗。
为了满足县域经济多元化的需求,芦溪县联社在认清县域的产业结构和当地农村与农民急需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的基础上,创新推出了仓单质押、农业产业化、文明信用农户、青年创业、巾帼创业、林权抵押等信贷产品,全方位、多层次地满足了县域经济的信贷需求。
为了优化机构设置,加快业务发展,芦溪县联社发挥双层经营模式中县联社本部的经营优势,主动对接优质中小企业,切实落实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目前,该联社与芦溪县域重点项目对接达12项,如光伏产业、日江余热发电、强联超高压电瓷套管、博鑫环保陶瓷等项目。该联社通过对接引进资金5.3亿元,信贷支持资金达1.7亿元,有力地支持了辖内重点项目的发展。
为了将信贷产品做精、做细,芦溪县联社在全县137个行政村(居委会)的要道口设立醒目的“芦溪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信贷支农公示牌”, 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农户贷款申请条件、农户贷款办理程序、对借款人和担保人的友情提醒等内容,公布了每个村挂片信贷员的姓名、联系电话、信用社的咨询热线和县信用联社的监督专线,随时可与挂片信贷员联系,并承诺只要符合贷款条件的农户需要申请贷款,正常贷款一般在两个工作日办结,特殊情况最长不超过五个工作日。农户如需办理贷款,只用一个电话,立即就能得到该联社信贷人员的答复。
不仅如此,在做实传统业务的同时,芦溪县联社还将业务延伸到该县工业、农业、加工制造业以及城镇化建设当中,支持了县域养殖、电瓷、纺织、机械、苗木、旅游等产业的发展,累计向这些重点企业投放资金超过30亿元。
此外,芦溪县联社还积极主动加强与政府、财政、农林水等部门的互动,特别是对节能、环保、生态、新能源等新型企业的贷款支持力度。
截至2010年12月,芦溪县共有263户注册企业,其中在该县联社开户企业有160户,占比60.83%。芦溪县财政及各乡镇财政部门在该县联社都开有一般账户,所有涉农补助资金都通过在该县联社开立的财政账户发放。
数说辉煌
发展规模
六年来,芦溪县联社各项存款每年增幅达20%以上,各项贷款每年增幅在25%以上;存贷规模较2005年统一法人时净翻4倍,用该县38.59%的存款,发放了全县60%的贷款。
截至2011年4月底,该县联社存款余额达124734万元,各项存款占当地金融机构市场份额40.17%;各项贷款余额达90486万元,各项贷款占当地金融机构市场份额48.85%。
运行质量
截至2011年5月底,该联社不良贷款余额2542万元,不良贷款率从六年前的41%下降到2.8%,下降38.2个百分点,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90.92%,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173.62%,分别较六年前提高23.83%、161.79%。实现了发展速度全面加快、质量显著提升、效益明显提高。
赫赫战绩
多年来,芦溪县联社连续被评为江西省农村信用社综合治理先进单位、连续六年荣获芦溪县发展环境群众满意十佳单位、反洗钱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工作成效先进工作单位奖,全省综合考核排名由中等水平毅然跻进全省前列。
而该联社理事长屠洁也当选为芦溪县人大常委,2008年评为全国“双学双比”活动先进工作者、连续六年获得全县综治、维稳工作成效奖、入围江西省2009年全省“好人榜”评选、2011年江西省五一巾帼标兵、萍乡市关爱妇女工作先进个人特别奖、“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内部管理
强化管理 打造现代管理体系
芦溪县联社在寻求自身经济发展的同时,积极创新管理体制,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实现了以防范风险为基础,把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企业的发展,与企业共渡难关相统一。
为了健全风险识别评价机制和风险客户退出机制,芦溪县联社以针对目标客户的一个或几个典型特征对客户进行了分类,对每一类特点客户设计一套专门的贷款模式。该联社按照一定的标准筛选客户,让具有不同贷款用途,还款来源、信用基础的客户选择不同贷款产品,对风险概率低的行业或客户给予更大支持,对于单个风险客户敢于说“不”,做到“有所不为有所为”。
打铁先要自身硬。为切实加强内部管理,严肃纪律,加强党风建设,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芦溪县联社加强了核对现金库存、检查重要空白凭证、检查会计对账、尾箱勾对,落实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
除了常规的会计检查之外,该联社还开展了资产负债损益真实性检查、反洗钱检查、案件专项治理深度排查等,对发现存在的问题进行现场监督指导,采取有效措施,防范操作风险。同时,该联社还与干部和员工分别签订了禁赌责任协议和干部道德行为规范责任状,以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发展,使员工干部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为了确保开展业务都是按流程操作,芦溪县联社在2010年就成立了以理事长屠洁为组长的芦溪县联社综合柜员业务风险排查领导小组,开展综合柜员业务风险排查活动,检查围绕综合柜员业务开展,重点排查业务控制制度、人员配置、操作流程、监督等环节,以及员工的异常动态存在的风险点。
除此以外,芦溪县联社还全面推进了绩效薪酬与业务量挂钩的绩效薪酬机制改革。在以前的基础上,该联社进一步深化了岗位竞聘、职级晋升等方面的竞争机制。同时,该联社对员工和机构的综合奖惩也做了进一步的完善,实施全面的竞争机制。
芦溪县联社还成立了薪酬改革改革小组,使员工的薪酬与工作业绩相结合,让肯干事、客户资源广的员工获得相对较多的收益和提升机会。该联社通过服务意识与员工切身利益挂钩的方式,使员工迫切寻找客户资源,有效地提升了员工的积极性。
企业文化
爱岗敬业 彰显芦溪信合风采
“屠理事长的家就在市内,可她同员工一样住在职工宿舍。住在十几平米的房子里,房间摆设只有一台电视机。为了更好地工作,她把市内读书的孩子放在芦溪县城读书,我们知道了都觉得很感动。”芦溪县联社的一位职工说,“身为理事长都能做到以社为家,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爱岗敬业、积极进取。”
在芦溪县联社办公室主任欧阳明发办公室墙壁上挂着一幅“以社为家”的字画。欧阳明发在谈到这四个字时,打开了话匣子,他说:“‘以社为家’是屠洁理事长倡导并践行的一种爱岗敬业的写照,全体干部员工都以她为表率,积极跟进。这就是芦溪县联社的‘特色’。我认为,如果没有‘以社为家’的精神,绝对没有芦溪县联社各项业务快速发展的今天。”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企业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工作作风、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总和。芦溪县联社全体员工,在以该联社理事长屠洁为标杆的影响下,已经形成了人人以社为家的、创先争优、比学赶超的氛围,“勤奋、忠诚、严谨、开拓”的企业精神,是芦溪县农村信用社形成竞争力、凝聚力、创造力的真正源泉。
为进一步打造学习型企业,进一步加强员工教育制度,芦溪县联社开展了“读书改变风貌”为主题的读书活动,为124名在职员工办理了县图书馆借书卡,倡导员工每天学习半小时、做家务半小时、看新闻半小时、谈心半小时、健身半小时,使全县联社上下形成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良好氛围。
芦溪县联社在内铸精神动力的同时,还着力外树企业形象。该联社通过规范服务环境,对营业场所统一按省联社VI标识进行整改,力求以营业场所外观的整洁大方,进一步激发员工的规范服务意识,同时强调规范礼仪服务,以统一制服、佩戴工号牌上岗,并为每一位员工印发《服务礼仪规范》,实行首问负责制,不能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怠慢客户,做到精品网点与人员素质、流程规范、技能专业相统一,成为品位高流程服务优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