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1年6月1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恒久的思念

河南省襄城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孙臣付

  父亲的一生,是勤劳的一生,是俭朴的一生,也是不平凡的一生。

  父亲出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父亲原是姊妹5人,后来,伯父被国民党抓兵到了台湾,至今杳无音信,叔父被爷爷送到二十多里远的一个较富裕的农户抚养,大姑和二姑在跟着奶奶外出逃荒要饭时,流落他乡。在那战乱的年代,父亲和许多穷人的孩子一样,吃尽了苦、受尽了罪。解放后他成家立业,养育了我们姊妹6人,用他那正直、勤劳、善良、诚信的品行影响着我们家的老老少少。

  旧社会家里穷,常常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更不用说上学了。父亲十一二岁就下田和大人一起劳动了。五十年代,村里连一个初中生都没有,队里的会计是聘请邻村一位识字不多的人担任的。那个会计不会看秤,用小刀把秤杆上刻些道儿作记号。他给群众分东西只论斤不论两,为此还闹出了不少笑话。争胜好强的父亲把一切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要报名上学。但由于家里没人干活,父亲初小没上完就辍学了。父亲上学进步很快,不到两年的时间就能读书看报了,成了村里小有名气的“识字人”,群众一致推选他担任生产队会计。父亲办事认真,钉是钉、铆是铆,从不占集体的一点便宜,深受群众的爱戴,他一干就是十多年。后来父亲又当选为生产队长。他对工作认真负责,带领社员们起早贪黑地修水渠、打机井、挖水塘、科学管理农田,还曾多次出席公社、县里召开的劳模大会,为全村人争得荣誉。1972年5月,父亲又接任了生产队政治队长。他上任后,经常组织社员学政治、学文化,学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使全队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那几年,我的家乡也实行了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父亲身体力行,带领全家人精心耕种责任田,积极推广优良品种,辛勤耕作,粮食连年获得丰收。那个时候,我们结束了大集体时的“红薯汤、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和“这家到那家,吃的都是红薯干”的生活局面,吃上了白面馍。

  父亲乐于吃苦,自强不息。为了改变家里的贫穷状况,他带领全家人自力更生,拉土脱坯、做瓦、盖房。当时农村流传着一句俗语:脱坯打墙活见阎王。可想那些活是多么繁重。但父亲从不向困难低头,带领我哥俩,起早贪黑从几里远的地里拉土。然后,再挑水把土和成很均匀的泥脱成坯。特别是做瓦,泥一般要和五六遍才能达到做瓦的标准,这样做出来的瓦在没烧之前经日头暴晒不会裂口,装窑烧成后更加结实,盖房后遇到下雨不渗水。但做瓦要有很高的技巧。自己不会做瓦,就请外村有做瓦经验的师傅帮助做瓦,言传身教地教我们哥俩学做瓦。在农村脱坯、做瓦、装窑、出窑、盖房之类的活的确是太累太累了,常常是一天下来,累得腰疼、腿疼、胳膊疼,浑身筋疲力尽。经过不懈努力,我们用勤劳的双手,先后盖起了六间砖瓦房。有了房子,我哥和我先后结婚成了家,立了业。如今,想想过去的苦日子,真是不堪回首。

  由于父亲饱受了在旧社会上不起学、不识字的痛苦,所以对我们姊妹几个的学习非常重视,即便家里再穷、生活再艰苦,也要省吃俭用供我们上学。他常常教育我们要好好学习,不要忘本,要立志成才,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父亲对子女要求非常严格,他教育我们从小要热爱劳动、尊老爱幼,在家听父母的话、在学校听老师的话,生活上要艰苦朴素。这些好的传统,一直激励着我们奋发向上。

  工作后,父亲听说我在襄城县农村信用联社办公室工作,把我叫到跟前说:“信用社不仅是人人羡慕的好单位,也是一项责任心很强的工作。整天与金钱打交道,稍有不慎就会犯错误。你要记住,不该得的钱一分都不要拿,要讲信用、讲诚信,做人要正直,办事要认真,处处为别人着想,不要有高人一等的想法。更重要的是不能给咱庄户人家的脸上抹黑。”

  30多年来,我时刻牢记父亲的教诲,踏踏实实地工作,老老实实地做人。

  父亲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与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由于常年劳作,积劳成疾。2002年农历正月的一个下午,父亲突发脑溢血,离开了我们,享年70岁。

  父亲虽然走了,但他却给我们留下了此生最宝贵的财富,那就是面对厄运不低头,甘于吃苦、生活俭朴,勤俭持家、宽以待人,乐于奉献。父亲的优良品格始终影响着我、我的家人。他的教诲我永远铭记在心,时刻激励着我爱岗敬业,忠于职守,踏踏实实地干好本职工作,发挥自己的特长,积极采写稿件,多写稿、写好稿,上大报、抢头题,为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与发展大唱赞歌,为农村信用社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做出积极贡献。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