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1'中国国际棉花会议在辽宁省大连市举行,大会就当前全球棉花与纺织形势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来自政府有关部门、研究机构、企业的业内人士从不同角度解读与棉花行业有关的经济环境、政策导向,分析供需形势,共同谋划中国及世界棉业的未来发展之路。
全球棉花形势分析与展望
关键点●棉花需求增加
本年度棉花价格波动远远超出预期,过去12个月的情况明确告诉我们,棉花行情正以非常巨大的幅度波动。今年3月8日,考特鲁克棉花价格指数达到历史最高纪录的243.65美分/镑,美国ICE合约也突破了200美分/镑。
从棉花供求基本角度来看,全球棉花产量自从2008、2009年大幅下降后,2010年再度下降,因此全球金融危机在2008年发生之后,纺织行业开始不断地补库,目前全球棉花消费量也开始恢复性地快速上涨。这就导致了全球棉花供应量在2009、2010年度出现了明显的短缺,2010年和本年度又进一步加剧。考特鲁克棉花价格指数对2010年2月以来的预测变化,可以充分表明棉花消费量先是在年初快速增加,后来趋势出现急剧下滑,2月份再次反弹,价格因素在其中起到了市场资源供给的作用,价格战不仅伤害棉花供需,而且对市场信心带来了损害,这就像在快速运动的市场上到处碰壁产生的后果。
关键点●合约履行情况令人担忧
自从3月份以来,考特鲁克棉花价格指数跌幅大约是1/3,棉纱指数同期跌幅也不少于27%。价格的下跌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部分合约的转售,导致没有售出的棉花和棉纱库存量的增加给部分纺织企业带来了更多资金的压力,并且让市场对那些在高价位合约的履行情况感到十分的担忧。最近国际棉花贸易最明显的就是原有的棉花合同被不断取消,国际棉花协会(简称ICA,下同)5月底向所有会员发出倡议,呼吁买卖双方都要严格履行合同,这对维护合同的神圣性与保持全球棉花市场长期稳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非常希望在棉花行业拥有一套非常清晰的贸易规则和体系,这样才能保护所有市场参与主体的利益。如果对合约的条款和程序缺乏指导信息,任何理由都不能成为违约的借口。只要通过一点点努力,每一个参与棉花买卖的主体都可以通过咨询更好地保护自身的利益,正如你在购买不动产或者其它贵重物资资产的时候也会设法取得相关的建议。买卖双方要遵循ICA的规则,并不是将责任推卸给另外一方,或者说忽视这个问题,如果出现争议,而且解决不了的话应该尽量通过仲裁解决,成本比较低,而且具有执行效力。
关键点●产量将在2012年再创历史新高
全球棉花在2012年度或将再创新高,但是天气状况对棉花生产起到关键作用。从目前看,巴基斯坦棉花产量比较乐观,今后两年澳大利亚和巴西作为大的出口国,仍然有希望保持高位的棉花产量。但当前地中海地区出现了水资源的短缺,巴基斯坦、中国也都出现了干旱情况。现在棉花价格非常高,主产棉国的棉花生产如果出现困难,预测看涨因素将会大大增加。
2010/2011年度
中国棉花市场分析与展望
关键点●国内棉花消费量是个未知数
2010/2011年度中国棉花产量,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年报数据是596万吨,其中新疆棉区是248万吨。中国棉花协会对棉花产量的预测是665万吨,其中新疆是292万吨,有关部门会商的数据是670万吨。美国农业部以及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简称ICAC,下同)在6月份对中国棉花产量的数据预测,分别是664万吨、665万吨。数据的差异主要是对新疆棉产量有争议。
从国内棉花消费量来看,中国棉花协会年初的预计是1100万吨,比上年增长3.8%,有关部门会商的数据也是1100万吨。美国农业部预计是1012万吨,ICAC预计1000万吨,比国内预计稍微低了一些。从现在看,确实是国内高需求带动了高棉价,但是高棉价又抑制了需求。目前业内普遍分析1100万吨能不能实现也还是一个未知数据,要看纺织后面运转的情况。
关键点●价格平稳对农工商各方面都有利
2010年9月至2011年5月底9个月的时间,中国棉花价格指数平均是26865元/吨,同比上涨80%,这是自中国有棉花历史以来的最高价格。
中国纺纱产量截止到5月,2010年度前9个月累计的纱产量是2048万吨,同比增长了7.3%;2011年前5个月纱产量是1080.3万吨,同比增长10%。纺织品服装出口的情况:2010年度前9个月累计出口1656亿美元,同比上涨了25.1%,涨速非常快;2011年前5个月纺织品服装出口增幅是26.6%。尽管大家反映这一段时间出口情况由于价格大幅波动没有大单子,但是反映的情况是面料的出口情况还是不错,好于服装的出口。
虽然目前的棉花价格还是处于一个比较高的位置,也不能说它回归到了一个合理的价位,但是今年的情况不同,因为我们收购价格就比较高,收购成本非常的高,农民确实也得到了实惠。另外,从库存这几个月的情况看,特别是纺织企业,库存棉花的成本普遍高于2.8万元/吨,所以说业内在这个年度希望后面几个月能够保持相对的稳定,对农工商各个方面都是有利的。
关键点●全国棉花播种面积预计达到8100万亩
据中国棉花协会最新的预测,2011年全国棉花播种面积达到8100万亩,比上年增长5.2%。上个月我们的预测是增长6.6%,这个月的数据有所下调,主要是长江流域出现旱涝急转。中国棉花协会的调查,截止到5月底,全国播种进度98.5%,播种进度主要是由直播到大田,还有南方的移栽到大田,比较慢的就是长江流域,由于前期干旱,一些地方种不成水稻又改种棉花,所以播种进度稍微有点慢,黄河和新疆棉区百分之百完成了栽种。中国国家气象部门对今年棉花气象条件的监测是全国平偏丰的年份,黄河流域丰年,长江流域是平偏歉,西北内陆是丰年,如果今后几个月没有毁灭性的自然灾害,中国棉花会获得一个好的收成,产量不会低于上一个年度。6月上旬全国基本条件不错,适宜棉花发育。
关键点●棉花市场的确定及不确定因素
2011年棉花市场确定因素,一个是针对通胀压力的宏观调控政策,CPI刚刚公布上涨5.5%,国家马上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第二是中国收储政策锁定最低价格。第三是要素成本上升,原材料、劳动力、资金利息还有人民币升值。不确定的因素就是气候、纺织品服装出口环境,大家非常关心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从我们了解的情况,商务部可能下一步会对纺织品出口退税采取一些更加适应鼓励产业升级的政策。从人民币升值的情况看也是不可逆转,过去将近8年的时间里,人民币兑美元升值26%。
中国棉纺织形势分析
关键点●中国棉纺织行业压力大增
从进出口情况来看,国内棉纱线进口数量仍然是出口的两倍,1—4月份棉织物形势比较好,但5月份形势不容乐观。6月10日跟3月份同期相比,纱的价格已经下跌20%,布的价格下跌了17%,这严重影响了棉纺织企业的市场信心,观望情绪浓厚,下单比较谨慎,市场总体需求不旺。目前一些企业也通过非棉纤维减产的方式运行。
棉纺织行业宏观政策调控比较频繁,我们感到压力比较大。首先,人民币的升值还有出口退税的预期导致国际竞争力降低;其次,电力、运输、劳动力成本增加也直接影响到企业发展;此外,最为关键的是行业的税负过重,企业利润空间受到挤压;再加上下游的需求不旺,也导致企业经营有些不畅。
关键点●科技发展和持续发展是未来发展主题
未来棉纺织行业将继续围绕科技发展和持续发展两个主题,在科技进步、产业升级、结构调整、品牌建设、市场拓展、提升效益方面加大力度。 未来五年,我们将会在转型增效、贸易合作和希望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方面进行发展。在转型增效上面,随着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认为纺织纤维的加工总量还会继续增长,社会纺纱能力和纱产量也会增长,对应棉花消费仍然也会有增长。重点在于我们要努力提高产品的档次、质量,加快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先进装备的水平,提高劳动生产力,通过资源的节约,加快淘汰高耗能设备,走智能化、低消耗、可持续绿色发展道路,利用科学管理模式提高企业效益,实现有序产业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在国际贸易合作里,积极发展互惠互利的多边贸易。
中国纺织业发展前景
关键点●经营风险加大 企业压力大
今年一季度中国纺织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32%,各大产品总量都在10%以上的增速,出口增长了24%,消费是增长了23%,投资增加了38%,经济效益是增长了54%,这些主要经济指标都反映了我们今年的开局状况良好。但是,我们也逐步感觉到经营的难度越来越大,而且已经开始感受到面临着许多经营的风险。这些经营风险大体有几方面:
第一方面就是资金。纺织行业是以中小企业为主的行业,而且是非国有企业占主体的行业,所以随着国家控制信贷的规模和信贷增长速度,这就使得企业从银行获得资金来源的难度越来越大,再加上今年也出现了趋于库存化的矛盾,当然这和原料价格波动有着直接的关系。
另一方面就是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些生产要素的价格上,例如煤、电、油、气的价格。
再一个方面就是来自于市场。今年全球经济处在缓慢复苏爬坡的阶段,特别是一些主要的经济体国家,纺织业面临的经济环境有很多不确定性。
关键点●未来十年建设成为纺织强国
从行业组织来说,我们期待着通过未来十年的时间,建设成我们在本世纪初就提出来的纺织强国这样一个战略性目标。要实现这样一个目标,我们一方面要在科技上加大投入;另一方面就是不断地去培育、打造中国的民族品牌;第三就是要推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低碳、绿色、循环三个关键点着力,使我们的行业能够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路线,为强国提供坚实的保障。
棉农生产及市场行为调查分析
关键点●收益和成本决定植棉面积
2005、2007、2009三年,国家有关部门对新疆、山东等7个棉花的主产省1500个农户做了跟踪、调查、分析。决定棉农种植面积的因素,在这几次的调研中无一例外农户都会回答,主要是看收益。那么看收益看什么呢?农户说,就是看收购价格,看籽棉的价格。另外,除了价格以外,影响棉农生产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生产成本。我们分析发现,人工成本的占比越来越大,另外在物化成本里面,化肥、农药、种子的费用占了大头。
关键点●种植面积和成本出现双增长
2010年6月,受农业部全国棉花高产创建办公室的委托,国家棉花产业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农研中心承担了全国棉花200个高产创建县、片的生产监测,监测的面积占到全国70%以上,监测的时间是每个月的25—30日,监测的内容包括生产的涨势、自然灾害、病虫灾害、产量公测、农资价格和籽棉价格。据6月初新近监测的结果显示,截止到5月底,2011年全国种植面积同比增加4.9%,这个结果比上个月的监测结果多了0.9%,但是比3月份的意向面积又有所减少,当时意向面积是7.8%。从5月份监测分析来看,全国棉花的出苗情况比较好,一类苗示范片高于普通棉田,棉花发育整体良好。今年自然灾害主要是旱灾、冻灾和冰雹。5月份是棉花生长的开始,在5月份的病害监测中,主要发生的病害是枯萎和苗病,虽然它只占整体面积的12%,但是对棉花生产也有一定的影响。另外,5月份虫害已经开始发生了,主要的害虫是棉蚜等。
5月份的农资价格整体呈现上涨的态势,包括农膜、柴油、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复合肥,基本上是上升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