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1年6月2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提升机调试维修“一把手”
——记兖矿集团兴隆庄矿机电队职工王力生

  工作服、安全帽,腰带外扎系着工具套,这是王力生上班时的行头,也是他工作19年来一成不变的“装扮”。王力生,兖矿集团兴隆庄矿机电队主副井调试组组长,全国技术能手、山东省首席技师、山东省技术能手、山东省优秀青年岗位能手、集团公司维修电工优秀技能人才,第三届全国煤炭行业技能竞赛维修电工专业第二名。他是兴隆庄矿主副井电器设备安装和电器自动化控制维修中最优秀的技术工人,被工友们称为提升机调试维修“一把手”。

  关键时刻的“顶梁柱”

  数十张图纸一一铺开,繁杂的电器安装连接标识、密密麻麻的端子接头,犹如钢丝网困扰着王力生。

  2000年,是王力生担任调试组组长以来最难的一年,碰到的第一件难事,就是对主井3B提升机进行改造,这是建矿20多年来的第一次电控系统改造,而且是把继电器控制的老式系统改造成新的开放式监控系统,把带有自整角机的老式深度指示器改造成为AHM监控系统。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面对全部是英文的操作菜单、手册和内部程序,王力生傻眼了。但是,只有技校学历的他没有退缩,白天在现场跟着一起干,晚上扎进资料堆里学习英语和计算机知识,眼睛熬红了,人也累瘦了,硬是拿下了那些英文说明和计算机运行原理。

  改造任务不能影响矿井的正常生产,因此必须要时时注意,处处上心。果然,在改造接近尾声时,让他揪出了3处电路设计缺陷,并设计出了改造方案,还对两套液压制动装置设计了控制箱、优化控制6处线路,顺利解决了连ABB电气工程师也束手无策的疑难。改造任务历时3个月,先后实施了提升机低压柜、控制柜、变流器柜等10多台大型设备的吊运、安装固定和电缆桥路的设计安装及300多根电缆的敷设。改造后的3B提升机大大提高了矿井的提升能力,由原来每天提升1.06万吨,提高到现在的 1.1 万吨,提高了3.7%。有了第一次的成功经验,2004年,矿领导又决定将主井3A提升机电控系统改造任务交给王力生,同样,他不负众望,再次提前完成了任务。

  “技校生”给大学生当师傅

  1992年,王力生从技校毕业后来到兴隆庄矿机电队从事矿井提升机的维修和调试工作。在很多同事眼里,这个小伙子虽然普通,但对工作痴迷的劲头却是谁也比不上的。在众人扎堆侃大山的时候,很少听到他的声音,然而一到工作场所,他的话却最多,跟在师傅身边问这问那,不问出个究竟绝不罢休。业余时间,他自费买来许多控制及电子电路方面的专业书籍,对照图纸,加班加点地学习钻研,学习和工作实践中有好的体会和想法,就赶快记下来。碰到不明白的地方,虚心向同事请教,查资料、做试验,直到弄清楚、搞明白才放手。很快,王力生在工作中便能独当一面,在一同参加工作的职工当中崭露头角。

  主副井提升系统都是以分秒为单位来衡量效益的。对于每天煤炭吞吐量在2万吨的主井提升系统来说,一旦出现故障,后果无法估量。多年的创新实践,王力生总结提炼出了“听声音,看状态,查关键点”的提升机故障快速诊断操作法,使提升机故障判断速度提高了一倍以上,为矿井提升节约了宝贵的时间。他带领专业组对主副井四部主提升机电控系统、主井装载站、卸载站、副井操车进行数字化系统设计及改造,通过技术升级及工作流程优化,使主井提升周期缩短5秒以上,增加提升能力44.6万吨,为矿井增加经济效益2.2亿元。

  “一只水桶能盛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王力生在保持学习的同时,非常注重发挥全班人的聪明才智,培养班组职工的动脑和动手能力。为了能够尽快提高全班人员的维修技能,他给班组成员当起了“讲师”。每天下班后,都要带领大家学习现场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相关维修技巧,并且充分利用维修工作室做教学实训基地,对班组成员进行技能再培训。如今,他所教授的两名大学生徒弟都已经走上了技术岗位,进行独立作业。他所在班组11个人中,高级技师4人、技师6人、高级工1人,是集团公司业务技能最强的一个班。

  (谢红玲  杨翠)

  

  图为王力生参加全国维修电工技术比武。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