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1年6月2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戏里乾坤大 壶中日月长
——记著名作家、戏剧家谢美生教授
党红英

  说起谢美生,河北保定市文化界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他曾是一名地道的文化官员:1987年至2002年就一直担任河北省保定市主管文化艺术的文化局副局长,他也是一个多产的作家:从1979年起的《科学探索者》到2008年的《肴馔话本》,几乎每两年就有一两部新作付梓,其内容跨越了从功底深厚的戏曲相关论作到小说、科学故事、名作补传、名人传记等多个门类的多项专著几可等身;他还参与策划创作了中国第一部儿童卡通剧《保卫地球》,创作多部音乐剧、广播剧、话剧。涉及了戏曲老调、京剧、豫剧、评剧、晋剧、电影、电视剧等等多种门类;他亦是一位金针度人的学者:从2000年始他就成为河北大学艺术学院特聘教授,曾有一位名叫“忆南”的学生因为旁听他的讲课而成为改攻戏剧戏曲专业的研究生;同时,他还是一位美食家、茶文化学者……

  谢美生出生于书香门第,尤其喜欢翻阅父亲的古版本书籍,像《水浒》、《三国》等是他十几岁时的最爱。为了多看书,他经常跑到书店,蹲在大人身后,一看就是半天。

  1964年,他成为保定地区文工团创作组的一员,从此笔耕不辍。那时候的写作都要求与政治形势相结合,其“处女作”剧本《大青马》自然也不例外,但那却锻炼了他的文笔。

  谢美生的创作春天是在国家改革开放以后,一曲老调《忠烈千秋》轰动了全国,不但成就了一批批精英演员,还为刚刚粉碎“四人帮”后人们的心态增加了一丝悲壮。《忠烈千秋》在横扫各大城市后又加入了戏曲电影的大军,直到今天,喜欢老调的朋友还是爱拿被搬上电影银幕的此剧论争。著名作家萧军曾专程到冀与之详谈,感叹他的年轻有为。当他的另一部力作《梁红玉》再次进京会演时,中国戏剧家协会几位主席赵寻、吴祖光、郭汉城、刘厚生和当时的文化部副部长陈昌本专程观看演出,都予以厚赞。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还转播了实况,《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光明日报》等报刊评论其“气势恢弘,流光异彩”。

  1987年,做为保定市文化局副局长的谢美生增添了诸多公务,尤其是下乡,但他把这些机会当作自己了解保定乡情文化的渠道。谢美生最通常的习惯就是忙完工作后,要求当地的朋友给自己找一个空屋,接着他会很快拿出自己的文稿沉浸其中。一部采自“文革”背景的知识分子生活故事的长篇小说《海棠花开》就是这样完成的。

  身处文化积淀厚重的保定市,谢美生感到自己背负着很重的使命。来到安国,他想到关汉卿的悲壮;走过高阳,他想起盖叫天激昂;面对涞水,他感受到祖冲之、张衡当年的智慧;谈起涿州,他思索刘关张桃园结义的豪气;说到定州,他难忘苏东坡的飘逸与务实;提及定兴,他回味王实甫的凄美、郦道元的深远、郭守敬的博大……所以,有了《关汉卿传》、《武生泰斗盖叫天》、《一代名旦尚小云》、《祖冲之》、《三国演义补传》等等或传记或小说的一系列著作与剧作。《三国演义补传》(上下集,40余万字)避开了形成前后魏蜀吴三方政治势力的激烈场面,而是从主要人物的家庭生活、爱情故事入手,别开生面地展示了英雄的另一面,而其丰厚的戏剧功底成为写作不可或缺的基础。此书被韩国著名汉学家郑元基教授翻译后畅销韩国。

  当年,谢美生一直住在许多人还有印象的“筒子楼”,冬冷夏热。冬天,他围着被子写,到了夏天,他居然还发现了好地方——厕所的角落摆上一个小凳,头顶一个湿毛巾,脚下一盆凉水——是午休时最惬意的写作处。这样的环境并没有妨碍到他在月夜细细体会祖冲之研制“指南车”时齿轮环环相扣的情景。发表在云南科普杂志《科学之窗》上的《祖冲之试制指南车》,被选入华北电力大学力学系的教材,该系的主讲教师几经辗转找到“谢先生”时,不胜惊异:“原来你竟是保定的,而且并不是专业研究人员!真难以相信!你是怎样找到资料的?”

  谢美生的回答是:“勤奋探究加学习吧。”

  谢美生连续几年创作了十多部电视剧,分别被中央电视台、河北电视台拍摄并播出。不少是很有影响的。如《刘关张传奇》、《山城飞狐》、《爹是爹来娘是娘》等。他创作的大型话剧《马恩华》获国家政府最高奖——文华奖,而在“非典”时期以在医院工作的女儿和她的同事们以及电台工作人员抗击“非典”事迹为原型创作的广播剧《我们和你在一起》获广播剧专家大奖。在教学和繁忙的创作之余,又受约香港“焦媛创作艺术公司”担任起音乐剧《美女貂婵》的编剧和艺术顾问。

  谢美生很在意视为宝贝的“保定艺校”,由这里培养的一批批学生如今散落在各大城市,想起连续多年在春节晚会参演盛况,无不感慨,而在世界妇女代表大会、香港、澳门回归时的演出更是精彩连连。他当然忘不了自己多年来在担任各个大型文艺晚会总导演时的潇洒与自如。

  而他更为在意的是他现在的教学。谢美生首开河北大学戏曲专业课程,一人独讲5门课,而讲义都是出自他自己多年的研究心得,更发表了一系列的论文与赏析美文。众所周知,现代大学生对老师是很挑剔的,他们并不只是为了学分,而要求的是老师的真学问,学生们常常在网上不客气地讨论老师的优劣,对于“谢先生”他们却都很尊敬,不仅为他主讲所赋予的戏剧激情所感动,更为其平实的作风所折服。在一次由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与有关部门共同举办的全国大学生戏剧小品比赛中,有一个河北大学的学生获一等奖后在网上发帖,坦承自己曾找谢先生帮助指导,而谢先生是怎样的热心云云。这方面,专程从定州赶来拜师的业余作者郭福宾更是体会很深,连他自己都很不好意思出手的文章不但谢老师很认真地读完,并诚恳地提出了具体意见与建议。

  如今的谢美生也是网络上的名人,在网络“百度搜索”的相关网页上,与谢美生相关联的词条有1190条之多。他曾经与一网友“花信风”畅谈多次,“花信风”在网上谈到谢先生的广博与热情、率直与认真,“堪为做人楷模”。中央电视台《探索与发现》栏目从网上查知谢教授《戏曲文化一新发现——药戏剧本<药绘>初探》论文后,辗转找到他,请他将《药绘图》改写精缩版而拍摄弦扬中医药文化的节目,并请他担任艺术顾问。还有很多人先从网络上认识谢教授再面见拜师。谢教授也总是谦和地接待,倾心相教。

  谢美生2002年为了更多的时间搞创作而提前离岗,但是直至今日,他还兼任中国关汉卿研究会副秘书长、河北省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河北省元曲研究会副会长、河北省莎士比亚学会副会长、保定市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河北省茶文化专家顾问等,而他所获的奖励囊括了河北省“五个一”工程奖、河北省文艺振兴奖、月季花奖、文华奖、中国戏剧文学奖、中国人口文化奖等等多重奖项,更有一个“河北省餐饮文化理论研究突出成就奖”是他为之自豪的,还有他被称为“燕赵茶坛三剑客之一”的称号,这得益与他的《肴馔话本》饮食文化专著和《饮食文化》、《燕赵美食》等刊物发表的多篇有关饮食文化的文章;并连续两年多在《保定晚报》开辟《美生谈茶》和在河北省《吃茶去》刊物开辟《茶文趣谈》专栏等茶文化文章。

  和谢美生谈话,他会如数家珍的提及自己喜爱的各种戏剧,从其综合性、程式性、虚拟性触类旁通地串联到西方与之相通的戏剧艺术,其醉心之态往往令人感慨,其跳跃的思绪更是发人深省,从而体会到戏曲对于他终生的影响与互融。

  谈起前半生,谢美生教授没有遗憾,而对于今后的计划,他还有很多很多。就在这篇《戏里乾坤大  壶中日月长》完稿时,谢美生的新作20余万字的《谢美生戏剧散论》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已出版发行。全书,共分“说戏篇”、“论剧篇”、“谈人篇”三部分。其中,“说戏篇”说聊经典剧目的源渊、戏与史及轶闻;“论剧篇”论评戏剧、电视剧,更有精彩的中西戏剧比较;“谈人篇”谈议作者接触的作家、学者和戏剧名人。全书引经据典、评论精当、深切著明,文笔优美流畅,戏剧知识论述深入浅出,是谢美生教授近年在全国戏剧刊物发表美文的集锦。

  祝愿作家、戏剧家谢美生教授有更多更好的作品问世。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