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高,漠海苍茫,大自然给阿拉善左旗留下的是并不富庶的雄奇。但是,风沙吹也吹不散戈壁农牧民的致富梦,因为有阿拉善左旗农村合作银行为他们提供了一道道牢靠的金融保障;贺兰山再高,也阻不断农牧民对好日子的追求,因为阿拉善左旗农村合作银行为他们开辟了一条条金融“绿色通道”。
科技解渴金融沙漠
在巴润别列镇中心腰坝滩支行,巴音朝格图嘎查牧民萨仁图雅正在24小时自助银行的ATM机上取钱。
夕阳的余晖打在自助银行的落地玻璃门上,折射出悦目的金红色光芒。门外,科泊那木格嘎查牧民巴图吉尔格静静地排队等候着。门里门外,两位来办业务的牧民都显得不慌不忙,从容有余。
“以前没有机器的时候,我们只能在柜台上取款,” 巴图吉尔格说,“取得少也得上柜台,经常排队。但是现在就基本不排队了,取个钱很方便。”
从农信联社到农村合作银行,网点优势一直是阿左旗农村合作银行的比较优势,目前该行在农牧区的营业网点达到12家,基本覆盖了全旗农牧区的主要人口聚居区,服务延伸到了所有农牧民。
内蒙古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成立以来,依靠自治区联社搭建的网络平台,阿左旗农村合作银行辖内各营业网点全部开通了大额支付、小额支付、银联卡、农信银“四大系统”,实现了跨省、跨行通存通兑和电子汇兑,依靠“点多面广、连接城乡”的结算优势,把现代化网络支付系统通过分布各地的营业网点联接到了农牧区,送到了辽阔的戈壁滩。
目前阿拉善左旗农村合作银行已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吉兰太、孪井滩、腰坝滩、古拉本、宗别立等地设置了ATM机,POS机也开始在全旗范围内布设,农牧区的收购大户已经把POS机作为必备装备。而金牛卡、惠农一卡通、农牧民工特色服务、短信通、代理业务等现代化金融工具的广泛使用,把农牧区纳入了现代金融服务的范筹。因为有了阿左旗农村合作银行的服务,现代金融服务已经在每个需要它的地方着陆,戈壁滩再不是过去那样遥不可及。
小额贷款滋润富裕花开
上世纪末,乌拉尼根嘎查长吴宝忠随政府禁牧搬迁政策定居在了旗政府所在地巴彦浩特镇布古图嘎查移民新村。
作为嘎查中的能人,吴宝忠的日子过得相当火红:一边喂羊,一边做药材和驼毛生意,一年能收入10来万。
因为喂羊有很强的季节性,吴宝忠原先经常在农合行贷款:“去年还贷了两万多呢,今年就没贷了。”
“贷款得有目标,”颇有生意头脑的吴宝忠解释道:“我要是想贷款的时候,拿上身份证,拿上两口子结婚证,带上金牛卡,人家直接就给了。啥时候有需要啥时候去贷就可以了。”
在吴宝忠所在的嘎查,40多户养殖户中有30户都在阿左旗农合行里有贷款。“别的银行不给我们这种小户贷三万两万块钱,”牧民们说,“还是农合行的方便是真方便。”
按照内蒙古自治区联社开展“阳光放贷”的要求和精神,阿拉善左旗农村合作银行以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等为主要贷款品种,建立起以政策公开、程序透明、流程规范、手续严密、适应不同地区经济特点、不同贷款对象为主要特征的信贷服务模式,实施贷款业务的流程化、标准化和科学化管理,实现了银行上门服务、综合授信和一站式服务。根据生产资料材料上涨等农牧民生产成本因素,该行随时对小额贷款授信额度进行调整,基本实现了有贷款需求、符合贷款条件的农牧民可以足额享受贷款服务。
在满足农牧民基本生产生活需要的同时,该行还针对农牧区收购大户的临时性资金周转需求,推出了农牧区工商户联保贷款,借鉴农户联保贷款的做法,为该类客户量身定制了新的信贷品种。
在小额贷款的基础上,该行通过对当地农畜产品加工企业根据经营者诚信情况、经营规模、经营效益等方面的考察,在每个行业选择两到三家企业作为重要支持的对象,通过注入信贷资金的形式,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成长为农畜产品龙头企业。
支持县域经济、中小企业和农牧业发展的同时,该行自身经营效益也得到同步增长。截止到今年3月末,阿拉善左旗农合行各项存款余额达到41.95亿元,存款总量超过其它商业银行,当年存量和增量已稳居当地金融机构之首。贷款方面,今年3月末达到36.53亿元,一季度累计投放41.9亿元,其中绝大多数投向了中小企业和农牧业,成为当地中小企业和农牧业最主要的金融支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