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1年6月2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追逐低碳生活的绿色使者
——访北京龙创太阳能自控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建平
远望 周钧

  视水如命的兵团战士

  人类自古栖水而居,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水是生命之源,水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财富,也是当今人类社会并不富足的自然资源。水滋养着人类的生存,却也可能成为人类社会对自然资源的最大浪费。珍惜水便是珍惜生命。为了自然资源的保护与人类生命的延续,一大批有远见的志愿者为绿色生态环境的改善而努力工作着。张建平就是这其中的一位。

  张建平出生于1952年,属大龙的。鱼翔浅底,龙行大海,张建平生来就是“水命”。1969年,初中毕业的张建平离开北京去了内蒙古,成为一名屯垦戍边的兵团战士。茫茫草原也许不缺水,但兵团驻地的水源并不丰厚,并不能随心所欲地用水,饮用水虽有一定的保障,但想痛痛快快地洗一次澡也是奢望。张建平的同学有当兵去山区的,大家探亲回北京聚在一起,交流交流彼此生活的经历,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同学讲到山区用水的情况。那里的人对水的态度真的可用“水比油贵”来比喻。用水要到十几里以外的河里去挑,全班人像城里警察那样分段站立,一段一段地将一担水倒肩挑来,往往一个下午什么事都不干,赶在天黑前把水缸挑满。到了十冬腊月河面结冰,就得凿成冰块担进屋里融化成水。这里的人不用教化也知道“循环用水”的道理,他们对水的利用可谓达到极致,早上一杯水既刷牙也洗脸,晚上洗了脸再洗脚,洗了脚的水集中起来,洗衣服鞋袜、涮抹布、墩布搞卫生,完了还不倒掉,仍然回收用来浇地养花。洗了菜的和蒸了窝头的废水也从来不扔掉,而是集中存放沉淀,然后用在该用的地方。张建平所在的兵团连队对水虽然不至如此,但他完全相信同学说的绝对不是“天方夜谭”,完全能够想象身为同学的战友以及山里群众对于水的心态,联想自己的草原生活状态,愈发加重了水在他心中的分量。

  张建平是最后一批回城的兵团战士,8年的草原生活不仅给了他强健的体魄,更给了他坚毅的性格和独特的思维。回城后,张建平被分配到北京汽车水泵厂做电工。从小就对电感兴趣的他对这个工作感到很满意,学技术很是用功,加上本来对电的悟性就好,所以很快就能够独当一面。厂里也发现张建平是个好苗子,就把他送进中专学校去学习。两年的中专学习,接触到了自动控制课程,特别是电能在工业用水循环系统过程的作用给了他一种全新的认识,由此他的兴趣更多地转移到工业自动化控制上来。中专毕业后回到厂里,可谓如鱼得水,工作表现和业绩愈发突出,在一次全北京市举办的技能竞赛中,一举夺得“劳动能手”的称号,为集体争得了荣誉,也让集体越发重视这个曾在辽阔的草原上经风历雨、策马驰骋的“优秀人才”,让他参加了一系列的更高层次、更深领域的培训,经过资格考核和认证,他在不惑之年便成为了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的工程师。

  如今的北京汽车工业大有与长春、上海争雄之势,而原有的北京汽车制造格局受到强烈冲击。张建平所在的汽车水泵厂也到了待势求生的边缘,在上世纪即将结束之前,张建平“赋闲”了。1997年的一天,没事爱看报纸的张建平从北京晚报上看到一则阳台太阳能集热器的报道,心里不由地动了一下,他怀揣这种敏感,去了一家太阳能研究所。在这里,张建平对太阳能集热器作了全面的了解,同时接触到一家生产太阳能集热器的厂家。交谈中张建平在自控方面的理论造诣和制作技艺,让本来以为他也不过是“过客”的厂家喜出望外,随即提出与张建平合作,要张建平为他们生产太阳能集热器的自控装置,而且一下子便签了4000件的合同。虽然后来因厂家原因合同并没有完全履行,却让张建平看到了这个市场,于是结束了“赋闲”开始忙碌起来。所谓触类旁通,由于张建平搞的是太阳能集热器的“心脏”结构,所以对这类装置的构造原理、运作流程乃至安装步骤都轻而易举地了如指掌,以致张建平在提供技术的同时还成了“安装工”,本来几十分钟的活儿,为了深度探求和保证质量,他却要精益求精地干上几个小时。有一次去济南,原本打算一天来回的,却在那儿呆了五天。如此这般,给张建平添了很多负担,却也让他掌握了更多的技艺,赢得了市场,以致后来当有厂家或经销商们专门到北京咨询请教,清华的专家教授便把来人直接介绍给了张建平。

  “严重缺水”的警示和“废水流失”的启示

  人在北京、对水的敏感超乎常人的张建平,对北京缺水的状况是不用人提醒的。北京的常住人口和外来人口大约有2445万,按照国际标准人均年用水量低于300立方米,即视为严重缺水,这里每年城市只能供水35-37亿立方米,人均151立方米。节水节能在北京是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根据GB/T50331-2002城市居民生活用水的标准,以一般型洗浴用水为每人每天39.4升为依据,北京一天的洗浴用水量就为96.33万立方米,按现行的方式排入下水道,与厨房、卫生间及工业用水混合排入市政下水管网,再进入污水处理厂制成的中水,不能还原其生活价值,不能与人体皮肤直接接触。因为混合后的污水含有重金属和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等无法消除。目前洗浴废水制成的中水在现有建筑中时有应用,但效果并不理想。张建平经过反复思考与研究后认为:其原因主要是投入产出比率不大(在现行的水价下),用户无较大的经济利益驱动,基本是为了完成政府的行政指令行为。如果认真研究洗浴废水的特征,事实并非如此。每个人洗浴时只要留意都可发现,洗浴水淋到头顶的水温一般是高于体温,季节不同温度有所差异,一般在40度左右,流到脚底水温在35度左右,实际人们洗浴能量消耗温差在3-5度左右。可我们洗浴能量消耗过程中的实际发生却远远大于3-5度值,北京地区自来水年均温度为12度,即现行的洗浴能量消耗温差一般要达到28度。由此不难看出,23度温差能量白白流入下水道。这是个什么能量概念呢?张建平有些激动地向记者说:“对于每人每天39.4升来讲,仅相当于把0.866度(不到1度)电的热能排入地沟,但若从2445万人口的北京计算,倒掉的就是2572万度电的热能,107万千瓦的发电机组昼夜不停地把发出来的电能再毫无意义的扔掉;一年近310万吨标准煤白白燃烧了,并且制造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粉尘,污染环境。任何商业洗浴机构的用水量相当惊人,而这些机构任其废水流失的损失同样不可小觑。”

  张建平对太阳能集热器已经了然于心了,如果他专心于自控器的研发和经营,能够发展到何种程度暂且不论,至少可以让他把自动控制工程师的价值发挥得淋漓尽致,进而带来财富。只是张建平是属龙的,龙是不能离开水的,龙在水中生存,龙又在人们遭遇干旱而祈求的时候呼风唤雨布洒甘霖,龙的图腾不就是让人们世世代代风调雨顺嘛。水是自然社会的命源,不可或缺,人类社会对于水资源的爱护和保护应认同己命,浪费水甚至糟蹋水应该成为人类社会不可饶恕的罪行。张建平不再自足于太阳能集热器自控装置的经济属性,而是把目光和心愿放在了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应用上,利用已然成熟的太阳能集热技术进行改进和创新,让已经被人用过的水仍然不失水对于人的“生态属性”和“生态功能”。

  追逐太阳能的时尚使者

  其实张建平在接触了太阳能以后,就始终在思考着太阳能的综合利用,尤其是与水的综合利用问题。早在2004年就开始进行利用太阳热能各个设备技术的整合构思,到2005年申请专利,再到2007年实施应用。张建平研发出一套集太阳能热利用、节水、热回收、水处理和计算机控制等五大技术于一体,解决洗浴中加热、用水、节能、使洗浴废水制成中水循环使用、能源大幅下降的“生态洗浴系统”并投入使用。

  什么是生态洗浴系统?这是一种将太阳能热利用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水处理技术和热泵技术整合后的集成产品,遵循生态学原理,按照生态环(链)的特征集和谐、高效、健康的共性及自我调控的模式,组成四大功能部分,精确取热、珍惜使用热水、高效回收热能、可用水资源再利用。我们在北京清华池现场看到,生态洗浴系统通过集热板吸收太阳热能使自来水转化成热水并储存于保温箱中备用,从而使得能量消耗只是传统能量消耗的30%—40%;热泵技术将落地水的热能吸收变为循环能量,一般可提取18度热能,作为回收能量,减少一次能量的使用,将低温热能提升到高温热能进行释放;变频恒压给水和恒温混水技术既可消除手动调节水温时的浪费现象,又可自动调节供水的大小,可节水10%—20%;水回收处理系统使洗浴落地水经过分离、沉淀、过滤生成无毒无害能回用的中水保存在水箱中,实现水的循环利用。

  张建平还告诉我们:在一个三口之家仅占用室内卫生间1平米的空间,30升的热水箱可以储存200升热水的能量,洗浴废水处理后绝对不含有重金属和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与目前污水处理厂处理出来的中水比较,就是一盆清水,冲厕所、洗车、浇灌花草等都可以。由此扩展到整个北京,每天可产生77.1万立方米的优质中水,相当于一个半什刹海的容量,一年下来会有2.8亿立方米。由于就近处理,就近使用,既不用排到污水处理厂,也可以不用中水管网再输送回来,可减少大量的管网建设费用和输送运行费用和能源。生态洗浴系统的落地水专用处理技术,节水效果80%,减少排放60%,使废水在不出家院的环境中完成中水化、无害化处理,实现了物尽其能的生态循环利用的目的。由于就产自于身边,所以它是可控的,可称之为“我家资源我做主”。而把这项技术普及到老百姓的居室正是张建平的努力目标。

  北京清华池是一个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百年老店,过去日耗水量60吨,耗电2376度,2007年使用张建平的“龙创”生态洗浴系统后,现只需耗电558度,节约电费1440元,日生产中水50吨,产生效益252元。

  张建平说:“清华池”两年半运行结果告诉我们,洗浴废水是我们身边不可多得的资源和财富,现在“清华池”认为倒掉1吨废水就是向外泼30元钱,按照这种算法,以平均市值估价1吨废水价值在15-30元,2.8亿吨洗浴废水的价值应为60亿元人民币。北京如此,全国的城市加起来会是多少?一个生态学者将生态洗浴系统称为城市生态学教学案例,一位加拿大华人号称要将生态洗浴系统在欧洲立法推广,另一位美籍华人表示要将生态洗浴系统输入到美国,荷兰的KV国际合作有限公司也与张建平进行了多次的接触……可以肯定,张建平的“生态洗浴”系统技术及其理念已经日趋成熟,它可广泛应用于需要降低成本的化工、养殖、煤炭、厂矿、部队、饭店、宾馆、机关及学校等企事业单位,尤以各大中型洗浴效果最为明显,其节能减排的作用以及延伸的环保意义十分值得期待。

  与此同时,张建平的“龙创”另一款成熟技术“太阳能采暖专用管”也在开始向社会推广应用。该产品使热管的热量达到140%,高出国家标准真空管热量标准20%,可将获得的太阳热能100%地供入室内,可排空放凉、智能控制、运行稳定、安装简便,广泛应用于独立采暖系统。张建平还提出了三维一体的解决方案,即太阳能采暖、风盘制冷和生活用水一体运行,这样可为家庭及独立采暖用户节省65%—80%的费用。目前,这项技术已经在北京城内古建筑及北京大兴、云南丽江、河北迁安等地应用,受到用户的好评。

  古有夸父追日,今天,张建平也与太阳热能结下了不解之缘,他追逐着自然阳光的惠泽,在环境和资源保护日趋成势的时代背景下,托举着自己的生态理念和应用技术潜心励志地研发着、奔跑着,他想成为一个行者,更想成为一个使者。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