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1年7月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争当时代先锋 开创全新事业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在全系统上下如火如荼打造全新供销合作社的发展实践中,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在此,我们向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各条战线上的共产党员致以节日的祝贺!

  时光荏苒,光阴似箭。回眸历史的苍穹,90年只是弹指一挥间。但正是从1921年到2011年这90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繁荣,为中国人民的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奋斗,经受住了各种风浪考验,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坚强领导核心,书写了人类历史上最为波澜壮阔的篇章。

  回顾中国供销合作事业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正是由于我们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不移地履行供销合作社作为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的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经济责任,供销合作社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壮大。正是由于我们充分发挥了各级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了党员队伍的先锋模范作用,“供销合作社”才成为几代人难以忘却的记忆,成为融入城乡人民生产、生活的放心品牌。

  大力发展包括供销合作社在内的合作经济事业,是我们党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坚持实施的一项战略决策。无论是在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央苏区、抗日战争时期的根据地,还是解放战争时期的解放区,供销合作社都是党领导无产阶级革命、巩固无产阶级政权以及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张闻天等都对供销合作社在新中国的地位、作用和发展前景做过深入研究和指示。建国后的第二个月,政务院就成立了中央合作事业管理局。虽然解放后的前30年,在国家整体政治经济路线偏“左”的影响下,供销合作社在发展方向上走了弯路,但党中央始终关注供销合作事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从 1982年到1986年,党中央连续颁发了5个关于农业问题的“一号文件”,其中每个文件都对供销合作社的改革方向提出明确要求。正是在中央文件的指导下,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恢复了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经营上的灵活性,重新走上了正确的发展路线。进入新世纪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将“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做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同时也制定出台了加速推动供销合作事业改革发展的各项方针政策,尤其是近几年来,在国务院40号文件的有力推动下,供销合作事业得以快速发展。事实雄辩地证明:党对供销合作事业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是供销合作事业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只有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才能确保供销合作事业的成功与发展。这是我们重温党的历史,认真总结供销合作事业曲折发展历程得出的宝贵经验。

  当前,供销合作事业正处在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时期。能否抓住这个重要战略机遇期,完成“十二五”规划确立的各项任务,顺利推进打造全新供销合作社战略目标的实现,是对全系统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干部职工的严峻考验。

  在新的形势面前,我们要继续加强党在思想理论方面的建设,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揽供销合作事业发展全局。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三农”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乘势推进全国供销合作社的快速发展。

  在新的任务面前,我们要继续推进各级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发展建设,坚持为农服务的宗旨,不断深化体制改革,创新经营机制,扩展服务领域,大力实施“新网工程”建设,着力推进社有企业改造重组,全面启动项目建设,优化整合系统资源,确保供销合作社的经营实力、服务能力和发展活力在未来五年内得以明显提升,以最高的标准完成党和国家赋予的各项重要任务,努力把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发展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在新的挑战面前,我们要继续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切实发挥好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各级党委要立足于落实“十二五”规划和打造全新供销合作社目标的实现,坚持融入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探索建立使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不断为供销合作事业的改革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组织保证和文化支撑。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供销合作事业曾哺育了广为世人传颂的“扁担精神”、“背篓精神”。新的历史时期,供销合作社的广大共产党员和干部职工,一定会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众志成城,群策群力,用崭新的面貌和务实的作为来诠释新的供销精神,朝着打造全新供销合作社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