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郑东方,是山西省盂县供销合作社党委书记、理事会主任,也是一个出生在农村,懂得农民苦衷的人。他在基层供销合作社工作30余年,深知农民要什么、供销合作社发展靠什么。正因此,他在任10年中,当地的供销合作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盂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农副产品品种多、品质好,在市场上有较好的声誉。有核桃、花椒、葵花籽、柿子、黑枣等20余种农副土特产品,年产量在4000万公斤左右,但销路不畅、价格不高,农民增产不增收的问题十分严重。针对这一现状,郑东方科学论证、大胆决策,创建了盂县“佳佳美”农副产品加工项目,开发了盂县花椒、盂县核桃、盂县红谷米、盂县杂粮、盂县桃仁月饼等5个系列12个品种的产品,注册了“佳佳美”、“富盂”、“蕊晶”、“盂县桃仁月饼”等6个商标,把盂县农副产品推向了市场,经过几年的运作,“佳佳美”农副产品加工能力已达到1000吨,产品已经走向市场,成为盂县居民走亲访友必备佳品,提高了农副产品的附加值,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同时,积极创办专业合作社,举办农副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创建农民经纪人协会,把千家万户的农民引入了千变万化的市场。
盂县同时也是一个山区大县,全县有14个乡镇453个行政村,农民消费还是靠“大件商品进城里、日用商品赶大集、油盐酱醋靠个体”来解决,农民消费不安全、不经济的问题十分严重。针对这一情况,郑东方主动承办万村千乡市场建设工程、“新网工程”和新农村便民店建设工程,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组建了盂县农业生产资料、盂县日用消费品2个配送中心,新建和改建了424个便民店(农家店),拥有便民店(农家店)占到全县行政村总数的90%以上,使全县95%以上的农民足不出村就可以购买到物美价廉、货真价实的消费品。同时,把万村千乡市场建设工程和“新网工程”建设成为全市乃至全省的示范工程,省市先后召开现场会推广盂县供销合作社的经验和做法。
郑东方一年里有三个多月时间奔波在基层一线、田间地头。他深刻体会到供销合作社要生存发展离不开农民,他说:“供销合作社是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为‘三农’服务是供销合作社义不容辞的职责,供销合作社要在为农服务中谋出路、求生存、求发展。”
(作者单位:山西省盂县供销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