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1年7月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空调门槛提至1000万套 压缩机成争夺焦点


  当6月1日节能补贴终止,“政府干预”再次让位于“市场调节”后,空调行业也转而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之前受益于政策春雨而死灰复燃的地方区域性空调品牌,可能将再次面临淘汰结局,并直接加速巨头竞争时代的到来。

  从产业在线、中怡康等行业权威统计机构的数据显示,当前空调市场格局基本上是几大巨头包打天下且有垄断之势,区域性边缘品牌的生存空间已日趋吃紧。 空调业洗牌早在两年前就已宣告完成,能在主流销售渠道仍能保持一定影响力的品牌很难超过7至8家。据家电行业内部人士透露,目前空调市场的竞争最主要是在格力、美的、海尔、志高等几大巨头之间展开,竞争的战略生存门槛也由前两年的300万套,迅速提升至1000万套。

  业内人士指出,企业如果在压缩机供应方面跟不上,千万产能将会只是空谈。

  产业在线数据显示,美芝、海立、凌达等压缩机厂家通过产能大幅扩张,2010财年分别累计完成销售2329万、1322万、1104万台,整个压缩机市场总量更高达9353.34万台。据进一步了解,压缩机总体供应与市场总体需求虽基本相当,甚至供大于求,但在涡旋式压缩机、变频压缩机、热泵热水器专用压缩机等产能上却仍然相对不足。而且空调企业在上游采购这块,大都是采用多元化的客户结构。这种多点开花式的压缩机采购模式,虽可降低采购供货风险,却相应存在着一些弊端:首先,压缩机供应具有季节性强的特点,企业无法保证自己所需压缩机型号在短时间内都能得到及时供货;其次,多批次、多厂家的供应方式,一方面无法保证压缩机产品品质,另一方面相比更大宗的压缩机采购,这种采购模式在成本上并无任何优势可言。

  试想,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大库存、没有实现生产全年常态化,一到旺季,就将完全处于被动位置。因为格力、美的自有的压缩机资源到那时也只会开放剩余的部分产能,而这部分产能可能是市场上过剩的,而且这两家空调同时也是主导压缩机厂家的采购大户。相比而言,他们更容易抢到最有利的资源。

  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应引起那些向千万产能发起冲刺的空调企业关注。企业之间竞争合作关系是市场常态,空调行业也是如此。如美的在当前通过旗下的美芝向其他竞争对手提供压缩机,榨取其利润,这等于变相扩大了自己的市场份额。但美的对竞争对手的压缩机供应,肯定有一条底线。那条底线就是压缩机所供应的这个竞争对手目前还不会对美的现有的市场地位造成冲击。而一旦形成竞争大于合作的局面,双方发生摩或冲突的这一天也将马上到来。

  (何文)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