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1年7月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青山着意化为桥
——记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廊坊办事处优秀党务工作者张春慧
本报记者 臧洪菊 通讯员 李增迁

  “全市系统10个党委、2个党总支、143个党支部;2010年,发展新党员28人,246人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明确重点培养的入党积极分子81人……” 谈及廊坊农信系统的党建情况,手中没有任何材料的张春慧脱口便精准地报出了两组相关数据。

  没错,这就是张春慧,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廊坊办事处党委办公室主任。

  “我以我情献农信”。对于如何做好党务工作,张春慧脑海中只有这句话。

  有了坚定的信念,张春慧工作起来的那股子敬业精神和劲头成了系统内外有目共睹的事实。

  2010年6月以来,全省农信系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创先争优活动”。作为河北省农信系统的第一梯队,廊坊农信的“创先争优活动”更要开展得“奋勇争先”,而作为“创先争优活动办公室”主任,张春慧更忙了:因为要酝酿和谋划如何把活动开展得扎实、细致,且富有成效,她坚持着“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作息,别人下班了,她办公室的灯光则会一直亮到深夜;因为要深入基层一线做实地调研,她愣是一口气跑遍了全市9家联社和三分之一的基层党支部。

  2010年8月下旬,张春慧家搬家,恰巧办事处组织全市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训。匆忙中,她把搬家的事情托付给家人,自己全身心地忙起了组织工作。聘请专家、安排场所、准备材料和试卷、联系车辆、确定后勤保障事宜……一堆事情忙得她不亦乐乎。等培训圆满结束,回到家的张春慧发现车库里已淋入半尺深的雨水,来不及搬上楼的棉被等器物用品都泡透了……

  凭着平易近人的言语和笑脸迎人的面庞,在廊坊农信系统中,员工们都亲切地称呼张春慧“张姐”,但其实,张春慧这个“老大姐”的名号,更是因为她对人、对事的“老大姐”态度。在机关单位里,有个不求进取,还常与同事拌嘴吵架的员工刘某。对于这不和谐的一幕,张春慧看到眼里,急在心上。为帮助刘某改变落后面貌,她主动找其谈心。一开始,刘某还是自视甚高,听不进任何言语。张春慧还是像老大姐一样,不厌其烦地耐心说服开导,做思想工作。正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来,刘某不仅主动承认了自己的不足和缺陷,还惭愧地说:“张姐,我错了,你不但不歧视我,还多次耐心地找我谈心,真诚帮助我,我再也没有怨气了,我也要进步,与同事友好相处,努力工作。”

  现在,刘某已经由后进变先进,工作中踏实肯干、积极向上,主动向党组织靠拢,成了入党积极分子一员。在他的入党介绍人一栏,填写着三个字:张春慧。

  时间如白驹过隙,一晃,张春慧已然在党务工作岗位上忙碌了五六个年头。在纸上,张春慧意欲总结自己五六年来完成的工作:

  其一,实际工作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其二,夯实工作基础,完善工作制度;其三,壮大队伍建设,加强培养教育;其四……

  摊开纸笔,张春慧发现,有太多太多的工作,是无法按纲、按条地列入其中的。因为有着老党员的那种坚定和从容,有着年轻人的那种豪迈与激情,更因为,有着自己激情飞扬的理想和追求。作为一个老党务工作者,在党务工作道路上,张春慧的每一天都在“忙着、累着、快乐着”。

  青山着意化为桥。在今后的每一天,她还将会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党务工作的方法和途径,她要把手中的党务工作创造性地开展起来。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