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1年7月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党员日记

山东省苍山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王发明

  2007年6月4日

  一次不同寻常的锤炼

  今天是个令人欢欣鼓舞的日子。

  期待中,喜讯终于从北京传来——我社票据兑付一举成功。

  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我和其他3名票据兑付办公室的成员不约而同地从座位上跃起,欢呼过后,泪水禁不住流了下来。是喜悦,是辛酸,更是一种压力的释放。

  票据兑付,作为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成效的一种标志,作为各级信合部门的“一把手”工程,能否圆满完成,是对一个单位特别是领导班子的领导才干和组织协调能力的检阅和考验。作为票据兑付办公室的一员,我深知这是领导的信任和期望,也深感使命的艰巨和责任的重大,工作中容不得丝毫的马虎和懈怠。我不渴望成为功臣,但绝不会沦为罪人。一年多来,我时刻这样告诫着自己。

  票据兑付涉及法人治理、内控制度、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盈利水平、信息披露等信用社经营管理的各个部位和环节。为达到“花钱买机制”的目的,人民银行和银监部门制定了严格的兑付考核标准。去年4月份,票据兑付办公室成立后,我更加忙碌了,既要保证原有工作的及时完成,更要抓好票据兑付涉及各类材料的撰拟,以及法人治理和有关内控制度的完善和落实等工作。为了确保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我加强了对相关文件的学习,全面掌握了票据兑付的条件要求,对照实际,盯紧目标,查漏补缺。通过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和无数个披星戴月的鏖战,圆满地完成了工作任务,并受到了各级领导的赞赏。

  票据兑付办公室作为一个临时机构,随着票据的成功兑付,也将结束它的历史使命,但在其间锤炼形成的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将会承继在我今后的各项工作中。

  2008年6月8日

  亲切的关怀,巨大的鼓舞

  今天是端午节,也是令我无法忘怀的日子。

  昨天夜里,妻子打电话告诉我,医院里为母亲发“病危通知书”了。母亲因发热不退和长咳不止住院治疗一个多月了,县医院建议转院治疗。由于工作繁忙,在转往市人民医院治疗的10多天里,我还没有去过一次。早晨,我买好了粽子和煮鸡蛋,早早地来到了医院。对母亲来说,也许这是最后的一个端午节了。

  让我没想到的是,母亲的病情让联社领导知道了,10点多钟的时候,班子成员一起从百忙中来到医院,看望了母亲,并以命令的口吻告诉我,工作再忙也要放一放,让我好好陪陪母亲。

  作为一名普通员工,能够得到领导的如此关爱,我深受感动,也颇感鼓舞。我想,领导在管理中,对员工施以亲情维护和人文关怀,定会在员工中产生强大的亲和力和感召力,使员工更加忘我地投入工作,以回报组织和领导的关心和厚爱。这种关怀较之各种处罚措施,更能增强员工的执行力。

  2009年10月1日

  “假”而不“期”

  今天是国庆节,“十一”长假第一天。在一个月前,我曾告诉妻子和孩子,一定要利用假期的时间带着他们看看外面的世界——这已不知道是我的第几次承诺了。然而,手头上的各类材料又使我“假”而不“期”了。一次又一次向他们开出的空头支票,使我深感惭愧和内疚。

  总是感到忙,也实实在在地忙碌着。我在单位从事着公文收发、文秘宣传和文书档案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工作琐碎,事务繁杂,特别是近年来信用社法人治理改革等大型活动比较多,材料多而集中,为及时而又保质保量地完成材料的撰拟,加班加点已成了我的家常便饭。为此,妻子曾风趣地对我说:“家成了你的免费宾馆了。”但更多的还是牢骚:“加班!加班!就知道加班!像你这样的人,就该单身过。”的确,送孩子上学,我说需加班;来了亲朋,我说要加班;老人生病住院需照料,我还是说加班。在我说给老婆的话中,最多的莫过于“加班”二字了。看着别人按时上下班,对我的忙,妻子也曾表示过怀疑,但抓了几次“现行”后,只好无奈地对我说:“你最好把家搬进单位里。

  2010年5月29日  

  为信合事业讴歌

  今天特高兴。反映信用社支持蒜农的新闻图片刊登在了5月18日《农民日报》头版的突出位置。这是我发表在系统外报刊上的最高级别的稿件。由于工作忙,原先并没有留意到,是收到稿费通知单后才知道的。

  回顾自己从事联社文秘和宣传工作10多年的历程,既感辛酸,又觉欣慰;既有付出,也有收获。一路走来,我撰写的《信用社送来“及时雨” 蔬菜大棚“长”出小康楼》、《农信社实施目标管理应遵循的原则》等560余篇新闻稿件和调研文章被国家和省、市级多家新闻媒体采用。成绩的背后是汗水。翻阅一下近年来的投稿记录,投寄各家报刊的稿件多达2190余篇次,这些稿件大多如石投大海,其中滋味可想而知。

  每当看到自己的文章刊登在各种新闻媒体上,又深为自己在默默耕耘中为信用社树立良好形象、提供一些智力支持,在改革和发展中体现了自身价值而欣慰。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