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合作社不合作,联合社不联合”已经成为阻碍供销合作系统进行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联合与合作已经成为各行业加快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大势所趋。静观供销合作系统近些年的发展,经过“十一五”的努力,系统内一批优势企业、县市社已经积聚了跨区域发展的能力和实力,关键就是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乘势而为,实行大胆走出去的发展战略,打破企业间相互分割、自我封闭的发展状态,勇与大企业联合,敢与大市场接轨,做到“商者无域,相融共生”。
目前,我国有些供销合作社已经在实现跨区合作方面开始了积极的探索,大胆的尝试,而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如江苏盐城市社与南京市社缔结友好社,广西北海市社与黑龙江省多个基层社尝试的“南北合作”等。近年来,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供销合作社非常重视与各地供销合作社的合作,自联合浙江省内15个县市成立万禾名特优农产品中心后,今年又先后与省外多个供销合作社签订了合作发展协议。萧山区供销合作社主任楼增明说,要把跨区域发展、跨越式增长作为“十二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率先发展的重要着力点。萧山区社跨区域发展的尝试为各地供销合作社联合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经验。
联合合作空间无限
2008年,杭州市萧山区社牵头与浙江省内15个县(市、区)供销合作社发起组建了浙江万禾农产品有限公司,开设了萧山最大的名特优农产品超市。3年多来,浙江万禾名特优农产品专卖中心团购、零售、批发等业务全面推进,中心现已有经营品种5000多个,同时还开办了10多家万禾连锁店,并逐步建立起面向全国、辐射城乡的大型农产品连锁经营网络新体系,为全国各地名特优农产品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的农产品搭建了销售平台,使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相对接。
尝到联合发展甜头的萧山区社今年将合作范围进一步扩大。今年1月和4月他们又分别与革命老区——福建省上杭县供销合作社和少数民族地区——重庆市秀山县供销合作社签订了合作发展协议,5月份又与省内上虞、余杭、临安供销合作社缔结了业务合作联盟,进一步扩大了地方优质农产品合作经营,还开展了农资、医药、石油等项目的合作经营。
萧山区社与福建上杭县社先期在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领域开展了全方位合作。1月24日-25日,具有上杭浓郁地方特色的1.5万余公斤上杭沙田柚、2000公斤国保槐猪肉和100余只闽西南黑兔陆续进入萧山市场销售,不仅实实在在地帮助上杭农民缓解了农产品“卖难”问题,助农增收,而且让萧山市民享受到上杭优质的农产品,搞活了农产品流通,两地友好合作取得了初步成果。目前,双方在实地考察后,探讨了下一步扩大合作的具体措施,特别是针对萧山与上杭相距近千公里的路程,想方设法建立起低成本的冷链物流系统,让上杭特色农产品源源不断地进入萧山市场,并积极参与“中国古田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城市综合体开发,以及年产2000吨级铁观音茶精深加工项目和农资物流配送项目等,推动友好合作向深度与广度迈进。
萧山区社与重庆秀山县社的合作也是多层面的。在农资供应上,萧山区社利用重庆秀山县社辐射渝、湘、黔、鄂四省(市)接合部的农资网络,把他们掌控的60多个国内外知名品牌肥药总代理、总经销业务延伸到秀山。在石油经营上,萧山区社输出萧山万丰石油公司的管理模式,在当地组建石油公司,推进了农村机柴油保障供应体系建设。同时,双方还计划组建公司,为秀山城市化推进、服务业发展和风情旅游古镇建设作出贡献。
立体合作互利共赢
萧山区社热衷与各地供销合作社的合作,其愿望是要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系统合作和联合的独特优势,破解“合作社不合作”、“联合社不联合”的课题,构筑县际之间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桥梁,实现供销合作事业的跨区域、跨越式发展。萧山区与省内外供销合作社的合作,主要内容是:
资源合作。合作双方建立资源利用经营载体,发挥各自在农资、日用品、房地产开发、医药、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再生资源等经营中掌握的资产、品牌、网络、产品、人才以及管理模式等方面的资源优势,通过股份制经营或连锁经营、委托经营、租赁经营等多种形式,拓展经营领域,共同开拓市场,做大经营产业,实现合作共赢。
项目合作。合作双方建立项目投资开发实体,充分利用双方在当地的品牌地位、人脉关系、融资渠道和土地资源,通过股份合资、股份合作等途径,开展农产品相互流通及包装、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城市(集镇)商贸综合体、风情旅游古镇、有机食品科技园区等大项目的开发和建设,互惠互利,共享合作成果。
政策合作。合作双方建立政策共享交流平台,及时向对方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特别是对当地党委政府帮助供销合作社解决实际问题,扶持供销合作社发展所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通过直通渠道提供,实现点上突破,面上借鉴。
信息合作。合作双方建立社务信息交流机制,将双方在探索农村新型合作经济发展和社有企业创新发展模式中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功经验,通过专题材料、信息简报等形式进行相互交换,共同借鉴,共同提高。
合作解决农民难题
去年以来,萧山区社启动了“农超对接”工程,引导超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产销对接,通过办市场、进超市、在农贸市场设专柜、参加农展(博)会以及为酒店、食堂、加油站直接配送等途径,促进农产品顺畅进城入市,加快形成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产品营销网络,打开农产品销路。
萧山区社旗下的万禾名特优农产品专卖中心、萧山钱江蔬菜食品有限公司、萧山东部水果批发市场等单位,与合作社签订合同,农户按订单种植,蔬菜成熟后由超市按合同价收购,从一开始就给农户吃了颗“定心丸”。
从今年1月起开展的“直供直销进社区”活动,把从萧山区社领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生产基地种植出来的农产品直接送到百姓身边,使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相对接,同时又形成了网络化的便民、利民、惠民服务体系,实现了把超市办到农村,把现代流通服务延伸到农户,把现代消费理念传递到农民的目标,为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开拓农村市场、活跃农村流通、拉动农村需求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农民种地总有三大问题要面对,那就是“种什么、怎么种、卖给谁”。萧山区社从源头上加强与省内科院的技术合作,专家田间地头技术指导,通过农民信箱、市场行情、服务指南、农网、报纸、市场等平台发布供求信息等形式,及时传播各种产销信息,做到不误农时。区社还与总社培训中心、浙大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杭州市农科院签订了科技合作框架协议,实现了科研院校产学研基地与系统农民合作社的对接,有效推动了一批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当前,萧山区社与浙江省供销合作社所属的“新田园”农产品公司的合作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与山东省费县、莒县等供销合作社的战略合作也摆上了议事日程。在强基固本、提升本土市场的基础上,萧山区社已经抓住了区域经济梯度发展的规律,跳出萧山,走向全国,并融入国际大市场,形成了谋求超常规发展的新格局。
萧山区供销合作社主任楼增明说,“要自觉打破层级界限,打破所有制束缚,打破区域限制,以资本为纽带,以项目为抓手,以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整合为目标,通过并购和跨区域网点布局、跨区域终端营销、跨区域股权重组等手段,组建一批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子公司、办事处或股份公司,着力创新经营模式,开拓新的商业疆域,开创实体经济与资本经济、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主营业务与多元经济共同发展的新增长极,努力打造在全国范围内有重要影响力、行业带动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企业。同时,积极开展与系统外多种所有制企业的战略合作,围绕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市场控制力等战略目标,通过资产收购、股权置换、项目合作等多种方式,加快优势产业、优势资产、优势人才的集聚,推动联合合作,实现资源整合,拓展城乡发展的领域和空间,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增强自身实力,用实力带动服务,以服务促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