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贵州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在全国率先进行改革,经过8年的奋力拼搏,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各项业务跨越式发展,经济效益大幅提高,服务水平不断增强,队伍素质持续改善,“以农为本、服务‘三农’”的宗旨得到进一步落实。“这些成绩的取得,是贵州省农信社各级党组织狠抓自身建设的结果”。该省联社党委副书记王黎明说。
把握灵魂
突出思想政治建设
为了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进一步把全系统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发展上、力量凝聚到发展上,贵州省农信社党委把加强理论学习作为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立足点。各级党委健全完善了中心组学习制度,在学习中做到将理论与实际结合,理清了工作思路,提出了实施“坚定一个主题、做实两个市场、优化三大指标、增强四项职能、抓好五大体系”的发展战略,为指导贵州省农信社不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促进贵州省农信社做优做强明确了方向和目标。
此外,贵州省联社党委把践行党的宗旨作为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着力点,在贵州省农信社广泛开展了“忠实践行宗旨、勤政廉政为民”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切实加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把践行党的宗旨贯穿到各项工作中,不断强化为“三农”、为基层和员工服务的意识,不断强化廉洁从政意识,推动领导班子建设向纵深发展。
贵州省农信社把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作为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支撑点,各级党组织都制定了民主生活会制度和议事规则,对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安排、重要人事任免和大额资金使用等都要经过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在定期召开的民主生活会上,贵州省联社党委要求该省农信系统要全面查找存在的问题并认真整改,确保民主生活会取得实效。
与时俱进
党建贯穿于实际工作
为了使党建工作真正取得实效,贵州省联社党委认真组织开展了“四帮四促”、“三个建设年”和“万个支部结对、万名党员帮扶”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教育党员、干部和职工讲理想、比贡献、比担当,充分履行农信社的社会责任,有力地促进了员工工作作风的转变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贵州省绥阳县联社以“双信工程”建设为载体,探索出了一条金融机构与基层党政合作促进“三农”发展的有效途径。安顺市农信社组建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党委,在云南、福建等省建立了“农民工流动红旗党支部”,加强了对农民工党员的管理。金沙县联社向社会公开“四项承诺”,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提高了服务质量,深受群众好评。
截至今年5月底,贵州省联社建立各级领导干部联系点757个,深入联系点调研2467人(次),制定帮扶计划252个,为基层解决社实际困难2187个,为农户解决实际困难30164个,为社区解决实际困难1480个,为中小企业解决实际困难6489个,协调帮扶资金424.5万元,提供各类信贷资金11.15亿元。
加强队伍
确保识才育人
贵州省联社党委始终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加强对人才工作的统一领导,实施人才强社战略。
该省联社制定了《贵州省农村信用社2011—2015年人才发展规划》,为打造与“十二五”计划相适应的人才队伍打下了基础。
此外,贵州省联社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选好配强县联社(合行)领导班子,严格按照“四项监督制度”的要求,重实绩选人、重民意选人、重程序选人,力求选拔出来的干部组织放心、群众满意、社会认可;该省农信社坚持广纳人才,充实队伍,去年下半年公开招聘了大专以上人才1168名,今年1295名派遣制员工的招聘工作也在进行中;贵州省农信社党委制定了《2011年—2015年发展党员工作规划》,以地、市为单位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今年共培训入党积极分子612名,发展党员171名。
此外,该省农信社还组织全省农信社170多名专、兼职党务干部进行了党建基本知识和业务技能的系统培训,提高了党务干部的党建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